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在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筹领导下,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的原则,迅速建立并畅通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积极指导辖区银行办理支持防控肺炎疫情的相关外汇业务,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外汇服务。
加速度:全力贯彻落实总局疫情防控决策部署
快速开辟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第一时间即转发总局关于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相关文件,要求辖区各外汇局和金融机构准确领会最新绿色通道外汇政策意图,对疫情防控相关外汇业务特事特办、简化流程、优先办理,并及时反馈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或建议,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为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争分夺秒。
切实保障绿色通道运行顺畅。迅速启动分局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分局各处处长作为疫情期间外汇政策服务的负责人,建立分局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等外汇政策绿色通道业务服务团队,对外公布业务服务团队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业务随到随办,政策解答和业务指导快速准确。在分局内部工作群和银行展业自律机制微信群、涉外企业微信群建立全覆盖的24小时应急联络渠道,加强与商业银行、涉外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搜集疫情防控相关业务需求,实时提供特殊外汇业务咨询和答疑服务。建立外汇业务绿色通道服务监测制度,每日调查、了解银行办理特殊外汇业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定专人跟踪解决,最大限度满足政府、企业和个人合规用汇需求。
协同助力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为加大对疫情防控的金融支持力度,2月12日,联合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银保监局、陕西证监局、陕西金融局共同制定下发《关于落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就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提出十一条具体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动与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陕西省税务局和西安海关等建立起疫情防控协调机制,对于需要跨部门协调配合事项,各单位联合推动,共同落实
提力度:优化服务助力进口防疫物资快速结算
有效提高防疫物资进口付汇办理效率。对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需的疫情防控物资进口,陕西省分局按照特事特办原则,指导辖内银行简化进口购付汇业务流程与审核材料,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同时,按照外汇绿色通道支持政策精神,从支持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简化外汇捐款入账手续、取消相关事前和逐笔审核要求、便利跨境融资等方面入手,规范辖区外汇局工作人员业务操作标准,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外汇支撑。1月28日,非贸易外汇收支名录企业榆林市卫健委急需从日本采购医用防疫物资。外汇局榆林市中心支局了解情况后,指导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按照特事特办原则,简化购付汇手续,在全省首次通过绿色通道迅速为其付汇7678万日元,用于从日本采购医用防护口罩50万只。
加强引导省级自律机制成员银行持续改进金融外汇服务。在陕西省分局指导下,陕西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积极行动,发布《“抗击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爱满三秦”倡议书》,号召成员银行利用外汇政策绿色通道,优先快速办理疫情相关业务;发布《陕西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告客户书》,向市场主体传导政策措施,稳定市场情绪;编发《抗疫情 爱满三秦 陕西自律机制在行动》系列工作简报,大力宣传辖区金融外汇服务典型案例,引导成员单位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辖区银行积极呼应,通过开通付汇绿色通道、全额减免业务手续费等方式,为省内企业境外防疫物资采购提供专业、及时的金融外汇服务。
截至3月31日,陕西省各级外汇分支局已指导辖内13家银行办理89笔外汇政策绿色通道业务,累计金额达1.18亿元人民币,完成了828万余只防疫口罩、40万余件防护服、3.5万余只护目镜、360台消毒喷雾机、5辆负压救护车及其他疫情防控物资的境外采购,有力地支持了辖区涉外企业复工复产之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讲温度: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优质金融外汇服务
党员主动联系,一对一帮扶企业共克时艰。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把投身防控疫情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继续深化分局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一对一线上方式及时向涉外重点企业宣传解读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强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等最新政策,确保总行、总局疫情防控支持政策传导到位。目前,全省外汇管理系统党员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133家涉外重点企业建立起“汇、银、企”线上沟通渠道,主动摸排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复工进度和生产经营等情况,及早对接企业金融外汇业务需求,与企业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业务非现场办理,特殊时期外汇服务全天候不打烊。为减少办事群众不必要的外出和人员聚集,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及金融机构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陕西省分局积极探索外汇业务非现场办理方式,及时制定并对外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关于外汇业务在线办理的温馨提示》。通过开通“互联网办理”“微信办理”“邮件办理”“电话咨询办理”等四种非现场业务办理渠道,向市场主体提供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企业名录登记、贸易信贷报告、外债登记、境外放款等不间断外汇服务。
2月6日,陕西某科技有限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亟需办理跨境融资业务。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经办人员不必要的外出,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电话指导该公司经办人员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微信等线上方式提交相关业务材料,仅用20分钟即为该企业办理了500万元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外债签约登记业务。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线上办理的首笔资本项目业务。
截至3月20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共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在线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外债延期变更、非外债划转类提款登记等资本项目业务21笔,金额48.15亿元人民币。
有精度:多措并举全力支持涉外企业复工复产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深入贯彻落实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12条措施,通过政策创新和突破,交易和汇兑环节联动,管理简化和流程优化,促进开放和便利化程度共同提高。减材料,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要求,取消涉及结售汇、境外投资等11项外汇管理证明事项,减少循环证明。优服务,制定出台《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关于金融外汇支持辖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稳外资,稳外贸,促进辖区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涉外营商环境质量,助力陕西“三个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跨境金融创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陕西涉外经济发展需求与金融外汇支持力度不协调、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等差距,稳步推进“四扩大两可控”专项行动,积极营造适宜的跨境金融创新制度环境,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深挖企业需求,复制推广和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跨境金融创新产品,充分发挥金融“供血”作用,目前部分涉外企业已实现跨境融资成本低于同期国内资金成本两至三个百分点。
利用科技赋能,缓解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难题。针对目前金融外汇创新力度不大、创新举措有限、实质性重大创新不够等问题,持续推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更多业务应用,惠及更多市场主体。立足陕西实际,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中欧班列”发展中存在的企业跨境贸易融资供需不匹配、结算不便利、金融服务效率低等问题,推动搭建货物流、贸易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截至目前,通过区块链实现全省跨境贸易融资2200万美元、服务21家涉外企业。(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外汇局陕西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