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亿级新风口,能否逃脱困境?严查严管来了)
近年来,以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密闭类空间游戏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但与此同时,如不按规范运行,密室逃脱类项目自身特殊的场地及情境设置也给安全埋下了隐患。
近日,针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大的问题,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印发了《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检查指引(试行)》,要求从业单位对照风险指南、检查指引自查自改,相关部门、单位要严查严管,确保安全。
图片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网
“手把手”式消防培训
密室逃脱类场所是在特定受限空间场景内进行真人逃脱、剧本杀、情景剧类活动的场所。从业单位为了增强“沉浸式”体验,采用隔断打造光线昏暗的密闭、狭小空间,大量使用灯光、音响、电子游戏道具等电器设备,大量使用布幡、塑料等可燃装饰物,火灾风险高,一旦起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
此次,风险指南从起火风险、人员安全疏散风险和火灾蔓延扩大风险三大方面,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火灾风险进行了明确;检查指引则从消防安全管理、火灾危险源、重点部位和应急处置能力四大方面,对开展火灾风险检查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说明。
之所以说此次发布的风险指南和检查指引是“手把手”式的消防安全培训“手册”,从其具体规定就可看出。无论人员疏散,还是电饭煲的摆放,风险指南和检查指引都作了详细规定。
以往,密室逃脱类场所为了追求感官幽暗刺激效果,灯光关闭后总是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任何光源,包括发生意外临时“保命”的逃生路线指引也见不到。
对照风险指南,这种情况被明令禁止。风险指南明确指出,场所应急照明未设置或数量不足、照度不够,疏散指示标志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被遮挡,均属于“人员安全疏散风险”。
目前正处于“十一”长假期间,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要求,各地消防救援机构要紧密结合国庆假期安全防范工作,主动向当地政府做一次专题汇报,推动解决当地密室逃脱类场所突出问题;要依托安委会、消防安全委员会等平台,向文旅、住建、公安等部门发送建议函,提示加强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相关人士指出,密室逃脱的卖点是“沉浸”,但无论怎么“沉浸”,现实中的消防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此次两个文件的出台,让密室逃脱类的相关封闭场所运营有了明确细致的消防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意义重大。面对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密室逃脱类等封闭场所娱乐项目,保证消防安全永远是合规经营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消费者才能玩得开心、放心。
安全事故频发
密室逃脱等真人体验类项目之所以受到不少人的欢迎,惊险刺激是一大因素,但这种体验背后也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比如被电击、撞伤、流血等安全事故不时发生。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列举了一些事故案例。今年4月,刘某和几个朋友在广州一家密室逃脱店被“鬼”吓到。游戏过程中,小刘藏在一个小房间里。这时,NPC(非玩家角色)突然闯进门,对着他做一些奇怪的吓人动作。下意识往后逃的小刘直接撞上了铁丝网。小刘的鼻梁、人中部位当即出血,后续还出现晕厥。
今年5月,龚某一行9人来到长沙一家密室逃脱场所玩耍,进入密室不到10分钟,龚某就因遭受NPC的攻击而受伤。另一位同学说,他自己被紧紧地铐上“手铐”,手腕被勒出印子,小伙伴们还全部被电击了一遍。
类似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网络上很容易搜索到相关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截图
针对密室逃脱类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各地也迅速开展专项整治。
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官方微信发布消息,10月1日,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动文化、公安和镇街力量等组成16个工作检查组对全市密室逃脱类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检查,14家场所均存在商事登记超范围经营、未进行文化登记、未办理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安全检查等问题,不符合经营条件。这14家场所已全部被联合检查组要求停业整顿。
安全仍是首要关注问题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作为舶来品,密室逃脱在国内正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到2019年,中国密室逃脱行业市场规模逼近100亿元,行业消费人次达到280万人次,门店超过1万家,行业发展较快。受到疫情影响,密室逃脱市场规模短期内会出现下降,但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根据艾媒咨询的预测,2021年中国密室逃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
图片来源:艾媒分析报告
艾媒分析报告同时指出,安全问题仍是密室逃脱行业首要关注的问题。其中,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未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开设地点不合规范等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
图片来源:艾媒分析报告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密室逃脱行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复杂的机械系统设计和人群聚集都会给密室逃脱的安全带来威胁,需要出台相关的行业规范守则来规范密室的建造要求,提升安全等级,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百亿级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