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财经 > 相关动态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业的“人才黑洞”

相关动态 澎湃新闻 2021-10-21 13:56:21
[摘要]当新能源汽车步入产销两旺态势时,随之而来的,是一波“高薪抢人”浪潮。这股浪潮中,既有新势力造车的一马当先,也有传统车企的不甘示弱,甚至连不少跨界造车的企业都开始加入其中。

  当新能源汽车步入产销两旺态势时,随之而来的,是一波“高薪抢人”浪潮。这股浪潮中,既有新势力造车的一马当先,也有传统车企的不甘示弱,甚至连不少跨界造车的企业都开始加入其中。

  像“黑洞”一样吸纳各类人才

  “一刷朋友圈,就能看到又有认识的朋友或熟人跳槽了。”一位要求匿名的汽车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曾经为不少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牵线”,“仅就我‘经手’的,新能源之间互相跳的不说,有(来自)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有(来自)传统车企的,(来自)其他行业的也有。”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他用“人才黑洞”来形容当下的状态,“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几年的,相关院校专业刚毕业的,甚至其他行业比如软件、算法、机械这类,从上到下,从管理到一线,都有(需求)。”

  对于“人才黑洞”这个夸张比喻,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刚将北京工厂落袋为安的头部新势力车企来验证。在某招聘网站上,记者搜索发现,其招聘信息有四五十页之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月薪6-8千元的物流专员到月薪1.8-3.5万元的质量工程师,从中专应届毕业生到博士研究生,从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到周口、商丘、乐山、遵义、淮安等三四线城市,从无需工作经验的产品专员到要求八、九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管理职位,一家完整车企全部岗位的所有需求几乎都能在其招聘信息中找到。

  就连本科应届毕业生,该车企都能给出每月1.5-2万元薪资的职位,记者甚至看到该车企给“本科应届毕业生要求”的“质量工程师”职位开出了每月1.8-3.5万元的极高薪资,对于有数年工作经验的大专学历,这家车企也提供了十数个每月2-3万元的售后技术管理岗位。

  “新势力车企相对‘舍得给钱’,”一位刚履新另一家头部新势力车企的“90后”直言,“目前我所在岗位的薪资,比起以前几乎翻了一倍。”

  他告诉记者,“以前没从事过汽车行业,只是工作经历和学历正巧比较符合这家企业这个职位的要求,试着谈了谈,就成功了。”

  除开这两家,另一家并列“头部三强”的车企此前也为吸引应届毕业生而做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校招宣传活动,其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并非只要汽车专业相关的(应届毕业生),有创意的、喜欢汽车行业的、愿意直接动手灵活动脑的,我们都希望能吸纳进来。”

  不仅是整车厂,产业链条上的零部件企业同样在招兵买马。数月前,一位在某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工作的管理人士就曾对记者扼腕,“就是晚了一步啊,看中的一个海归硕士就被别家抢走了。”

  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记者也看到一位就职于上海闵行某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HR多次发布混合动力、电机电池等研发技术岗位的招聘信息。

  花样百出的各类“激励”

  究“人才黑洞”其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高速扩张。

  据中汽协10月13日公布的今年9月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3万辆,销量为35.7万辆,双双再创新高,环比分别增长14.5%和11.4%,同比均增长1.5倍。

  据央视财经报道,某招聘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等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经超过1.8倍,而造车新势力给出的平均月薪为15367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1.6%。

  在另一家招聘网站上,记者看到,某高调宣布跨界造车的科技类企业同样公布了针对汽车相关岗位多达二、三十页的招聘信息。以其工作地点位于上海的招聘信息中,NVH工程师的月薪为3-6万元,且每年发放14个月的薪水。

  除开诱人高薪,在过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不少上市车企还以“股权激励”的形式来吸引人才。据统计,仅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三家的股权激励总金额就达到了约250亿元。

  前述履新“90后”也向记者验证了这一点,不过他并未透露自己的持股数量。记者在招聘网站上也看到,这家企业2022校招信息中强调了“全员持股”这一点。

  前述新势力头部三强之一企业的秋招信息也显示,能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税前1.2-1.6万元的月薪,每年发放13-15个月的薪水,而且入职的应届毕业生同样有机会参与股票期权激励的竞争。

  另外,某“鲶鱼型”新势力车企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就职期间可以用员工专属折扣价购买公司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猎头整体订单也有了数倍增长。上海一位汽车行业猎头告诉记者,自己团队今年拿到的单量,和去年相比可能有五六倍都不止,有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往往可以同时面临3到5个职业选择。

  该猎头透露,“算法软件类人才的薪资到了历史高位,有新能源车企甚至直接在年包的基础上加了一百万现金,就是砸钱去抢人。”

  光砸钱显然不够,另据一位服务于某搜索引擎和某自主车企共同出资成立的新造车品牌猎头透露,其正在招聘的一个市场部职位,不仅薪酬比较灵活、没有上限,而且工作直接向市场部负责人汇报。与此同时,该部门仅设置了一个预计需求的招聘员工人数,“这意味着如果将来团队进一步扩大规模时,先入职员工就很有可能成为团队带头人。”

  比传统车企更为诱人的上升通道

  在面对新造车企业给出的各种有利条件面前,越来越多的汽车人开始"蠢蠢欲动"。据脉脉人才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职场人求职活跃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明显,同比增长率达到49%。

  在薪酬提升方面,据2021怡安TCM汽车行业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新势力车企的薪酬增长率为7.8%,而传统车企为4.3%。

  在聊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薪酬时,一位传统车企的就职者告诉了记者他所知道的一些情况,"很多职位都是同职位薪酬翻倍。"

  以其所在的初级技术管理岗位而言,据其了解,“有些车企开出来的薪水几乎相当于我们单位总监级管理层的水平。”他认为,尽管传统车企与新能源汽车行业薪酬增长率看起来只差了3.5%,如果考虑到新势力车企相对更高的薪酬水平,涨薪的实际金额差距会更大。

  前述履新“90后”则认为,“传统车企国企居多,晋升可能性太小了,新势力车企里哪怕就算不考虑晋升问题,也是年轻人居多,所以我感觉人际关系相对轻松一些。”

  他还告诉记者,“目前我所就职的这家新势力车企,创始人经常‘亲自下场’,没什么架子,这种轻松的氛围我目前比较喜欢。”

  一位同样在此车企就职的“80后”表示,据其观察,毕业生就职三年后有50%左右会得到晋升,年薪百万的“90后”、“30岁”高管也已有先例。

  在不少传统车企跳往新势力车企的人士看来,传统车企已经构建起了相对较为完善的体制流程,而新势力车企整个架构灵活性更强、变通性更大。

  怡安研究数据报告显示,在传统车企研发体系中,从初级工程师到总监级别理想晋升年限为17.7年,新势力车企为15.4年,而且传统车企大多采用单通道科层制的职级体系,新势力车企则采用了管理加专业的双通道职级体系。

  另外,在招聘、给予职位抬头时,新势力车企会提供字面上更高的职级名称,以加强自身的吸引力。

  前述“80后”认为,“无论是薪水、涨薪幅度,还是晋升机会,外加全世界都在加速升级的新能源产业趋势,新造车企业的诱惑力的确不小。”

  加速赛道上的裁员潮同样凶猛

  但这位“80后”同样清醒,他告诉记者,前两年新势力车企中曾经出现过一批裁员潮,自己所就职的这家便是其中之一。据其观察,有新势力车企在向传统车企挖角时,曾许下过高薪承诺,但因资金紧张出现了降薪、延迟发放工资、裁员的现象,一些跳槽者基本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甚至因裁员而失业。

  曾经财大气粗不停“买买买”的宝能汽车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今年7月下旬,宝能开始了第二批裁员计划,据内部消息,汽车板块规模已经从年前的2.3万人左右减少到了现在的8400人左右,且仍在以每周几百人的速度减少,裁员比例超过65%。

  砸下数百亿元投入造车却因母公司牵连而陷入尴尬境地的恒大汽车也值得业界警惕,即使发布了路试视频,仍被不少业内质疑其造车真假,而且其生产线改造工程也因资金紧张被迫停工。

  另一个处于危险边缘的还有拜腾汽车。据公开报道,其位于北美的300余人规模办公场所“仅零食采购费就花费700多万美元,相当于平均每人1年吃掉了近2万美元的零食,在上海长宁来福士广场1号楼这种寸土寸金处层租了一整层用来办公”,其店员服装“全部从德国进口、量身定制”,中国区员工“1盒名片的制作费用就需上千元”。而在2019北京车展上,其首席事务官对记者反复强调“控制成本”言犹在耳,2020年就有一线员工告诉记者最困难的时候“一个1200亩地的现代化制造工厂,只有41个人在干活,甚至保安的工作我们都要负责,经理也要排夜班去夜间巡查”,但同期拜腾发布的招聘启事,数字产品战略高级经理一职的月薪依然在2.5万元以上,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盲目扩张、高薪挖角固然能带来士气与活力,高居不下的运营成本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实问题。

  而且,因新势力的许以重金,被挖角者开始坐地起价,超出了企业能力范围。以拜腾为例,其高管降薪80%后依然处于年薪百万的水平。

  不少事实证明,片面赋予的高薪酬并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野蛮扩张并不可取,成本控制是不少资金链紧张的新能源车企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另外,在高速扩张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回过神来的传统车企们和虎视眈眈的跨界造车企业们也加入了争抢人才之战。

  据前述科锐国际《2021年汽车行业薪酬报告》显示,随着新势力车企旗下新能源车型陆续上市及量产,传统汽车厂商也纷纷入局,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需求侧,在未来4-5年,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将占到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25%左右,相关人才缺口将达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量级。

  来自招聘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已经成为新发职位增长领域之一,同比增长103.5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岗位需求量TOP10中,感知算法、AI、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占据了一半席位。

  为了缓解人才缺口,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设了"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不少高校开始陆续对车辆工程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了智能制造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增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工业大学新增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加速发展,汽车人才争夺战只会更加激烈。有业内观点认为,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2-3年时间里,汽车行业都会存在人才快速和频繁流动的现象,而且这波人才流动浪潮将会覆盖整个汽车产业链,从整车厂到零部件,甚至延伸到服务领域。

  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长李喆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适度提高薪酬以及人员的流动有利于产业发展,但如果为了人才争夺而开展恶意竞争,不仅会让人才对自身的能力与水平产生误解,不利于人才本身的成长,而且还将造成行业内薪资水平的不正常波动,让本就利润相对偏低的汽车制造业更加内卷化。对此他建议,"每家车企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所处阶段,制定合理且科学的薪酬体系。"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新能源汽车业的“人才黑洞”

上一篇:国家大基金二期投资版图再扩大!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