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财经 > 相关动态 > 正文

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收入盘点

相关动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0-26 10:16:07
[摘要]今年三季度,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增幅。

  (原标题: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收入盘点:京沪浙超4万元,中西部7地增长“韧性”最足)

  今年三季度,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增幅。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7%,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情况来看,13个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名义增速,以下均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西部的西藏、湖北和云南的增速超过12%,排名全国前三名。

  而从最近数年的情况看,中西部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韧性”很足。

  2017年三季度-2021年三季度,西藏、贵州、安徽、四川、云南、重庆和江西7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增速超过40%,且每一年三季度的同比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这些中西部省份当年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也超过6%。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导致中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高的原因,一方面与基数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地方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有关。

  “根据国家的战略,要缩小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因此中西部近年来的基建一直在推进。而随着基建的推进,很多产业就可以更方便地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这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很多当地人可以就地找到工作,增长收入。”孙不熟表示。

  京沪继续“领跑”

  整体来看,尽管全国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速有一定下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疫情、汛情和上年同期基数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有所放缓,分别比上半年放缓2.2和2.3个百分点。

  收入增长“降速”影响了消费倾向。尽管前三季度,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658,比去年同期提高0.03,但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下跌,7月份为117.8,8月份为117.5,较上半年121.5-127的信心指数有明显下挫。

  此外,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平均名义增长7.1%,实际增长5.1%;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7%,实际增长3.7%。

  “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赶不上收入增长,从下半年来说,有大家对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强的因素,所以相对于投资,大家更倾向于储蓄,加上今年货币也不如去年宽松,不少企业和个人收紧了消费的计划。”孙不熟表示。

  不过,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来看两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速达到5.7%,这个数据已经相当不错了。尤其是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达到0.658,意味着有1元钱花掉0.658元,说明大家仍然愿意消费,对未来有信心。

  从各省份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有较大的差距。2021年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最快的三个省份为西藏、湖北和云南,分别达到了15.27%、14.48%和12.27%。安徽、浙江、广东、贵州和重庆紧随其后,同比增速也达到了11%以上。有5个省份的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低于9%,其中辽宁不足8%。

  不过,如果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数上来看,上海和北京仍然遥遥领先,三季度分别达到了58907元与56498元。但这两地的增速不如全国10.4%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1%,上海增长8.8%。

  “相对来说,北京、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相对较低,一方面与整体的基数大有关,一方面与经济结构有关。一般来说服务业占比高的地区,受疫情的影响更明显,人均收入增速也要慢一点。”徐洪才说。

  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前三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4534元,同比增长10.8%;人均经营净收入750元,同比增长16.8%;人均财产净收入9269元,同比增长8.7%;人均转移净收入11945元,同比增长4.4%。

  上海的情况是人均工资性收入37176元,同比增长10.1%;人均经营净收入1511元,同比下降0.1%;人均财产净收入7600元,同比增长2.3%;人均转移净收入12620元,同比增长10.4%。

  目前来看,北京与上海的工资性收入发挥“压舱石”作用,增速突出,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方晓丹指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917元,在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增长10.6%。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强化,市场用工需求增加,城乡居民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调查失业率自2月份以后总体下降,部分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工资水平回升,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加。

  而在北京、上海之外,浙江2021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712元,天津、江苏、广东也超过3.5万元,排名3-6位。

  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更加明显

  如果从最近数年来看,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呈现较大的差距。

  具体来看,2017年三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的西藏,总体增速达到了61.54%。此外,贵州达到45.85%,安徽达到42.96%,分别排名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3名。

  另外,四川、云南、重庆和江西在2017年三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也超过4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中西部省份呈现出人均收入增长的“韧性”,2018年前三季度、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均超过9%,2020年前三季度超过6%,2021年三季度也超过全国平均10.4%的水平。

  相较来说,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在2017年三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也超过35%,成为东部地区增速较高的代表。

  不过东部地区整体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去年三季度同比增速偏低,相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韧性”不如中西部。不过,随着今年以来外贸回暖,上述地区的经济也得到强支撑,从而较快提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

  孙不熟指出,国家要缩小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在中西部做了很多转移支付,基建上对中西部也有倾斜。而基建的“底子”打好了之后,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更为明显,从而带动了不少原本在东部打工的中西部农民工回流。这些“连锁反应”,进一步提升了中西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徐洪才认为,中西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数较低,同时伴随着社会保障的改善和脱贫的进展,因此整体增长较快。

  另外,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达到1830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51万人,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不过,从中西部各省份来看,增速并不一致。

  比如,同在中部,安徽2017年三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42.96%,山西为34.9%;同在西部,贵州达到了45.85%,而有省份仅仅30%左右。

  孙不熟指出,在国家大的战略布局之外,中西部省份能否抓住目前发展的机遇,成为快速发展的关键,“比如,安徽一方面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较多支持,提升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实施强省会战略,把合肥做大做强,通过一个大城市来带动整个省份的发展,这一思路执行得比较好,因此成效不错。”

  但他认为,尽管有些中西部省份也提“强省会”,但缺乏足够清晰且有效的发展思路,自身发展的路径仍然很模糊。

  “国家给了政策,中西部省份发展的意识也有,但是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拉动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这就要看各自的执行力了。”孙不熟表示。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收入盘点

上一篇:太牛了!4500亿新能源巨头大动作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