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1%,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都超出预期。2020和2021两年平均增长5.1%,这无疑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好。同时,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020年的17%预计上升至超过18%。
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应首先归功于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动态清零”政策。这不仅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损失减到最小,更为经济正常运行创造了必要前提。虽然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中国的居民消费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如果中国采取类似欧美的放任政策,则会造成疫情的严重失控,经济会受到更大影响。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国的严格防疫措施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争得了主动,也为深处困顿之中的世界提供了稳定的物资供应和急需的抗疫物资,使得中国成为缓解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和减缓经济衰退的中流砥柱,为全球供应链的基本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2021年面临的外部环境极具挑战。全球疫情的不断反复给经济复苏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危机严重干扰了各国复苏步伐,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失衡导致生产成本剧烈波动。中国的国际经济循环受到干扰。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努力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发展动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年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高点,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突破万亿元,中国成为跨国资本投资的沃土和避风港。即使在疫情期间,中国仍不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2020年末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中国又在2021年正式递交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申请。中国已基本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合作新格局,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更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作出了贡献。
中国2021年的经济呈现出逐季减弱的趋势,四季度增长率更是下降到了4%,因此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还有人以“国力到顶说”唱衰中国。但事实上,过去两年全球都面临着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各国经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是普遍现象。但可贵的是,中国经济在主要经济体中受影响最小。我们看一国经济的增长率,要从发展阶段和发展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作为一个渐进成熟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也反映了经济的普遍规律。
这次公布的多项指标显示,中国经济的质量在进一步提升,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模式,这种质量的跃进远比简单的增长数据更具实质意义。在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都实施了极其宽松的宏观刺激政策,但中国却没有实施“大水漫灌”的刺激政策。这既有利于经济质量的提升,也为未来的宏观调整留足了政策空间。
此外,基数效应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去年季度数据的准确解读。2020年,中国季度增长经历了由负转正并逐季上升的趋势,达到第四季度6.5%的高位。这种前期逐季转高的基数特征,是2021年增长逐季转低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使用过去两年平均的算法,就会发现四个季度的两年平均值都在5%上下波动,并无大的跌落。
中国经济去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千万不能只看到总体的亮眼表现而忽视潜在的结构性问题。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这需要花大气力去认真解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作出了正确研判,确定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澄清了外界对一些重大政策的模糊认识。尽管这次会议提出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真正落实和看到实效,但它对扭转市场预期和坚定发展信心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岁末年初,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出台。受2021年基数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时滞效应,2022年的经济增长大概率会呈现前低后高的局面。如果不出现重大意外,全年经济表现会接近潜在增长率水平。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顾清扬)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是世界经济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