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不足,空间不够?
手机卡顿,垃圾已满?
“安全卫士”助您一键清理,安全无忧
但为何软件越清理越多,手机越用越慢?
央视315晚会曝光手机清理软件的背后猫腻
央视315晚会曝光手机垃圾清理软件骗局
202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年人手机里的安全陷阱”。老年人在使用手机时屏幕上总会自动弹出这样一些“安全提示”:“病毒”、“垃圾”、“内存严重不足”。按提示清理手机后,“安全提示”却越清理越多,手机越用越慢!甚至手机里还频繁出现“红包零钱”、“金币赚钱”、“走路挣钱”等一系列虚假广告。
原来此类清理软件表面上在清理手机垃圾,实则偷偷从后台收集用户信息,对老年人进行用户画像,打上“易误导、易欺骗”标签。随后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就会不断推送给老人,使得老年群体暴露在欺诈环境之中。
小招提醒
小心手机清理软件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防范以下三种常见的老年人诈骗套路!
典型案例
案例一:投资理财诈骗
陈阿姨已退休多年,经常上网投资理财。最近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投资大师”,此人给陈阿姨推荐了两款定制化理财养老项目,若两个项目分别投资10万元,持有5年,收益分别为
项目一:ABC网站广告位投资,每月收取固定广告租赁回报8千元
项目二:CBA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投资者按月可收到1万元分红
该组合项目一年回本,第二年产生收益。陈阿姨十分心动,于是向 “投资大师”指定的投资账户转款20万元。刚开始两个月,陈阿姨都如约收到分红,更加对此深信不疑。随后又在“投资大师”的指点下,追加了50万元投资。然而陈阿姨却迟迟等不到新一期的投资分红入账,又联系不上“投资大师”,回想整个过程,都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这才意识被骗。
套路解析: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通常以“零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作诱饵。前期给受害人一些小利,让受害者相信是真实的投资理财,放松警惕,进而诱导受害者追加投资,以达到大额诈骗目的。
小招提醒:
请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特别地,老年人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听盲信。投资前应多与家人商量,请勿轻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等。多与子女沟通,不要贪图小利陷入更深的骗局。
案例二:“精准扶贫”解冻“民族资产大业”?
65岁的李先生接到一通来自“民族资产扶贫管理委员会”的电话,对方宣称 “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参加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实现精准扶贫脱贫,为国家作贡献”,邀请李老先生用扶贫项目的名义加入“民族资产扶贫管理委员会”
(微信群聊天截图)
微信群名:国务院精准扶贫计划十期二群(426)
大队长:祝贺各位幸运儿被国家选中加入精准扶贫计划!现中国扶贫有三大平台,一个是各级政府精准扶贫平台,一个是企业帮扶脱贫平台,第三个就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平台,也就是在场的各位!
大队长:现有一批二战期间流入国外的民族资产需要筹款进行解冻,每人每月只需缴纳200元会员费,即可加入。第一期扶贫款30万,其中8万元自由支配,其余投资解冻项目。一年后十倍返还。人人持股,终身脱贫!
大队长:另有特大利好消息:多发展一名会员,一年后二十倍返还收益。先到先得,名额有限!
李老先生信以为真,于是提供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报名参加,又向指定银行卡转入“会员费”。不久后却被踢群拉黑,李老先生这才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套路解析: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是一种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新型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多为老年人群体)企图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伪造政府相关文件,虚构事实,编造解冻海外“民族资产”的谎言,大肆鼓吹只要缴纳几十元会员费、启动费即可得到“国家扶贫项目分红”等巨额回报,不断骗取钱财。
小招提醒:
1. 凡是打着“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让人交钱的,都是诈骗!
2. 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网络通讯工具进行所谓的 “委托”、“授权”、“任命”的,都是诈骗!
3. 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各类基金会、扶贫项目,都是诈骗!
案例三:借“断卡行动”冒充公检法
今年3月,周先生接到一个来自“某通讯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
“周先生您好,公安部近期组织‘断卡行动’发现您名下有张电话卡涉嫌发送诈骗短信,请配合警察调查,现为您转接。”
随后便将电话转接到“某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一位自称“李警官”查询系统后发现
“周XX,身份证号310XXXXXXXXXXX0012。自20年起,你因涉嫌银行卡买卖,现已被国家公安机关查封名下所有银行账户及第三方支付账户。”
“根据国家‘断卡’行动实施方案,需对你强制传唤问话,请配合对你的犯罪事实进行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随后周先生按对方指示在“某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网站上看到了自己的逮捕令,瞬间被吓得不轻,一再表示自己没有参与任何“贩卡”活动。“李警官”称可帮助周先生自证清白:
“你先把自己名下的资产交代一下。因为你现在所有账户都被冻结了,需要去银行办张新卡,然后把资金转到这张新卡上来确保财产安全。”
而后“李警官”又以“验证资金情况”为由向周先生索要银行发送的短信验证码。当周先生第四次提供短信验证码时,收到了银行20万元短信扣款通知。正要联系“李警官”询问情况,发现被对方拉黑,这才意识被骗并立即报警。
套路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通讯运营商、公安机关,以“断卡行动”为由,谎称受害者涉嫌银行卡买卖进而逮捕问询。随后诈骗分子又以帮助受害人澄清冤屈、保护财产为由,要求说明个人资产情况并以保护财产安全为由要求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小招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查案,也不会通过网络向当事人发送“逮捕令”等公文材料。执法办案中没有所谓的查验资金使用的“安全账户”,更不会以任何要求清查资金并转账汇款。
老年人防骗指南
1. 对抗电信网络诈骗,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向陌生人提供短信验证码!
2. 老年人信息来源少,社会活动参与度低,防范诈骗意识较薄弱,是各类诈骗犯罪的易受害人群。在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时不要急于做判断和决定,未核实情况前千万不要转账!
3. 关心父母,及时沟通。经常性地进行家庭防骗教育,宣传电信诈骗常见套路。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馅饼可能是陷阱”。
4. 老年人可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板报、宣传栏等处发布的防诈骗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诈骗手法,提高防骗意识。
5. 面对“公检法诈骗,老年人更容易受恐吓上当受骗,子女平时多和家中老人宣传防骗知识,及时给予关爱、沟通与帮助。
6. 老年人遇 “优惠中奖”活动或“高额投资理财”,一旦涉及资金来往时,请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如果自己拿不定注意,找老伴、找子女、找朋友商量对策,切勿盲听盲信。
7. 若在转账过程中,手机银行APP显示防骗提醒弹窗或银行客服致电提醒转账风险,请取消转账,与家人沟通,再次确认收款人身份。
最后小招有话说:在工作没有那么繁忙的时候请记得回家多陪陪父母哦!
编辑:张书嘉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