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策惠企“掷地有声” 投资服务“优质贴心”让产业集群上的企业在西安发展得更好
陕鼓集团总装车间。(首席记者 李明 摄 资料图片)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主角”,产业兴带动百业旺。强大的产业集群不仅能激发城市发展的全新动能,也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让产业集群上的企业在西安发展得更好?今年以来,西安各行政区紧紧围绕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相继出台了多项惠企政策,“掷地有声”地助力企业发展。
惠企政策合力激发企业活力
位于临潼区新丰镇的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生产规模最大,工艺装备最先进的大豆精深加工企业,每天都会有4000吨大豆被加工成食用油。
临潼区科工局的干部非常关心这个企业,最近正在帮助他们申请区、市、省的相关扶持资金。“2021年,我们投资5亿余元进行技术改造,临潼区科工局的干部帮我们协调申请了西安市技术改造资金290余万元,还通过项目申报了省级专项资金150余万元。”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刘驰说。
这些政策补助资金,让刘驰很难忘,在这项工作中,企业不仅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也感受到政府的真心与用心。
技术改造后,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值连续三年实现大跨越,年产值从19亿元一路上升至2022年的43亿元,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得到凸显。
今年,西安锚定产业强市目标,围绕“企业-链条-集群-生态”这条主线,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动产业规模壮大和结构调整,全市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万亿元大关。
带着这个目标,未央区推行政策兑现“线上办理+专窗服务”模式,梳理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减税降费、编制清单、依托“陕企通”“西安政策通”平台向社会公布,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覆盖面达到100%,努力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建立集咨询、导办、受理、代办、兑现于一体的政策服务和联席会议机制,在区服务大厅开设惠企政策兑现“一窗式”办理窗口,高效办理、及时兑现。
营商环境提升焕发企业生机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支撑,营商环境的提升是焕发企业生机的重要力量。
西安中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知名鼓风机企业、研究院所、航空航天等集团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拥有12项实用新型专利,2022年产值4458万元,2023年1-5月产值累计完成2325万元。这是临潼区区长苗吉在调研中掌握的数据,这让他看到了企业的发展势头与生机。
7月7日,临潼区召开政企座谈会,陕鼓动力、银桥集团、陕西美兰德新材料等企业都是政府的座上宾,大家齐聚一堂谈经验、讲诉求。当天临潼区出台了12条稳增长促发展的惠企奖补政策,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还成立产业链升级重大项目助企专班,区领导包抓企业,形成合力、服务发展。西安中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正是临潼区区长苗吉包抓的企业。
同一天,新城区的惠企政策也在“西安政策通”平台集中发布。新城区要求各部门做到政策及时上线、开通在线申报、推进免申即享、结果应统尽统。同时,对标学习先进地市及兄弟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政策出台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推进优化提升。
西光威信光电有限公司,依托兵器、光电子产业的优势,实现了产品结构、商业模式及产业结构的转型,把公司打造成了国内一流的行业产品供应商。西光威信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排江说:“我们的望远镜产品已经做到了国内领先的位置,跟国际顶级望远镜厂商的产品同台竞争。”在他看来,企业能不断做优、做强,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很多项目都得到了新城区和西安市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也积极伸出援手,帮助企业引入资金和贷款支持,这极大坚定了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如今,西光威信光电有限公司已经被评为“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优质服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靠优质服务赢得口碑和市场的“海底捞”已经证明,在经济发展中,优质服务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
今年初长安区制定了招商引资优化服务18条硬措施,企业开办“半日办结”、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创新创业“鼓励支持”、新型工业“奖补并行”、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投资服务“优质贴心” ……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在长安区,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单位开户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等环节集成为“一件事”。在满足规划条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具备基坑开挖施工图纸要求后即可先行核发“基坑部分”施工许可。惠企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占比超过70%;普惠政策100%“不来即享”、网上可办……政策利好越来越多,越来越实用。
如何确保企业既能快速准入,又能便捷退出?未央区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打通企业注销瓶颈,推出歇业随时办和注销简便办两项举措。为经营困难但仍有经营意愿的市场主体实现“停机保号”,按下“暂停键”,保留市场主体资格,保留企业名称、字号、商标等合法权益,恢复营业无需重新办理手续,企业可随时恢复生产经营,帮助市场主体平稳渡过难关,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
未央区还积极推进“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将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都纳入可适用简易注销范围,依托“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注销全程电子化办理,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
此外,推行“三免”政策,免费印章刻制、免费发放税务UKey、免费邮寄办理结果,全流程“零费用”“零成本”审批,全方位降低企业开办成本。2022年以来免费为企业刻制公章16236套,为企业节省637万元。
在新城区,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所有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对全区376家五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资质内建筑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等),进行一对一帮扶。 同时,建立联动新机制,区助企纾困办联合各街道(管委会)、各部门,通过季度工作推进会等,确保全区助企纾困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各街道(管委会)、各部门积极开展“送政策到企业”活动,扩大助企纾困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服务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各项政策,以实际行动和助企成果,营造“富商安企”氛围,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鄠邑区建立“359”工作体系,抓好“企业反映问题化解”“发挥园区服务民营企业作用”“建立完善服务企业发展各项工作专班”三大任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开通涉企服务专线,接听涉企法律咨询256次,为企业答疑203条。
经济发展 “稳”是底色,“进”是旋律。随着一系列惠企政策“掷地有声”地进行,西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真抓实干,持续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汽协: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74.7万辆 市占率达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