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选果车间
果农在装箱
“秦开阡陌,汉主限田”,洛川是黄河流域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是黄土高原面积大,土层厚的塬区,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古原地貌之一。是符合苹果生长7项气候指标的优生区之一,素有“苹果之乡”的美誉。
寒露已过,霜降将至,不经意间,已是晚秋!层林尽染的渭北黄土高原俨然一幅浓墨重彩、色彩斑斓的油画。10月20日上午,“一带繁华一路歌”第八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的30多名青年才俊,来到苹果醉红、喜庆丰收的洛川,践行一场深秋之约!
当日上午,采风团一行参观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和洛川苹果种质资源部。据介绍,这里是苹果科研实验基地和苹果种质基因库,收藏有4000多份苹果种质和千余项苹果科研成果。“洛川苹果经过70多年的种植和发展,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和培育下,已形成上游科研板块、中游种植板块和下游包装销售板块的全产业链产业,其专业化和集约化值得在全国农业领域推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政阳说。
在洛川四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用于生产果箱和礼盒的纸卷经过多条流水线后,变魔术一般成了款式多样、图案精美的艺术品。“每天有3000多吨苹果从洛川运往各地,包装很关健,既要耐磕碰还要美观,洛川苹果是延安乃至陕西的一张名片,我们马虎不得。”洛川四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高小军说。
在延刚果业和王掌柜果业,采风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到企业员工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刚采摘的苹果经机器筛选后,按尺寸大小装筐,再由人工根据品相、色泽二次精选,最后再套上软包固定在专用箱中待售。
“家人们放心地去拍,咱们的苹果,既脆甜又多汁,每颗都有二维码,颗颗可溯源……”电商团队的销售人员韩莉在选果车间,给网友们推荐洛川苹果。
来到中国苹果第一村阿寺村,大片成熟的苹果在秋阳的照耀下色泽诱人,被白色的防雹网呵护着,犹如穿着婚纱待嫁的新娘。“以前农村人进城打工,现在洛川有了苹果产业,我们城里人来乡下打工了。”家住洛川县城的退休职工雷彩霞一边挑拣苹果,一边和记者攀谈,“一天工作8个小时,180元工钱,还管两顿饭,活也轻松,洛川的农村真的富裕了。”
据介绍, 洛川苹果自1947年引进种植以来,主要经历了引进推广、专业县建设、产业强县建设、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洛川苹果先后获得了30余项重要活动的冠名权,并随神舟飞船5次飞上太空。2022年洛川苹果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获得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同时入选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农场”为乡村振兴注入“大动能” 下一篇:老年消费为何“将就”多“讲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