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唐兴资本在宫蒲玲的领导下完成了第二支基金——唐兴中小科技企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唐兴中小”)的募集,规模达20亿元。在募资难的大环境下,唐兴中小的募集工作堪称顺利。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支基金是陕西民营GP中“单支管理规模最大”的科创型基金,20亿中包含了6亿元的社会资金。
作为陕西省内唯一一支中央、省、市和社会资本四级联动的基金,也是陕西省首个获得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资的投资机构,其所管理的唐兴科创基金是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陕西的唯一一支子基金……诸多标签无一不印证唐兴资本是一家足够专业的投资机构,同时这些标签也让人容易忽略它其实也是一家年轻的平台。
成立于2019年,迄今不过3年多的时间,宫蒲玲带着唐兴资本始终坚定以深耕硬科技为核心投资策略,以陕西为大本营,将投资辐射全国。今年,唐兴资本在苏州、北京等地设立了办公室,力图通过这些区域与西安实现产、学、研联动,促进陕西硬科技发展。
“扎根西安、布局全国”的战略布局,是宫蒲玲投资态度的一种折射。“我就是带着一种使命、带着一种责任、带着一种情怀,希望能够用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能够为这个行业,为我们国家科技创新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走出去
逆势生长,是很多同行机构对唐兴资本的评价。
原因很简单,唐兴资本始一创立即发生了疫情,疫情三年,也是唐兴资本成立的三年。但在这三年里,唐兴资本没有停止过步伐,完成了总规模30亿元、两支基金的募资,并且两支基金的LP背景雄厚。不止如此,为基金募资的工作没有减慢对外投资的节奏,截至目前唐兴已对外投了超过30个项目,其中已有4家企业完成上市。
这三年时间同样也是宫蒲玲在对唐兴资本的发展战略布局越来越清晰的三年。说到这里,必须提到唐兴中小的LP组成结构——它完美地体现了这家机构的战略布局。
首先,来自民营近30%的出资,其主要是上一支基金的复投者。
第二,陕西省引导基金(陕财投),西安市创新基金(西安财金),西咸战兴基金(西咸金控)三级分别是基金的重要出资方。
第三,珠海“兴格资本”出资7000万元。或许在一些人眼中,7000万并不算一个大数字,但对唐兴资本和整个陕西省来说却是一个产研联动的明确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兴格资本的来头不小,它是格力集团的产业投资主体,对唐兴中小的投资正是粤港澳大湾区与陕西“科技双中心”之间产业联动的开始。
宫蒲玲也同样认为“唐兴资本必须要走出去”。在重点区域建立办公室,则是走出去的第一步。“全国投资跟在全国做战略布局是不一样的”,宫蒲玲说,“全国投资是在外地找个项目投一下就走了,无法深入到当地产业中并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协同互动。唐兴资本在西安已经布局得很深了,需要走出去让团队眼界更开阔,使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清,望的更远,走的更稳,同时也能吸引像苏州、深圳、北京等经济活跃地区的人才。”
在陕西,宫蒲玲就已经开始围绕生态来做投资,深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从“唐兴科创”这支基金就能看出,她先后投资了斯瑞新材、天元航材、成立航空、西部新锆、国科环宇、兴航航空、麦科奥特、国氢科技等硬科技企业,其中斯瑞新材、华如科技、佰维存储、万德股份已经成功IPO。
现在,她希望通过在西安之外的经济活跃地区设立办公室,能更系统地掌握核心区域的发展态势和产业布局,也能使得唐兴资本的团队能够用系统的思维抓住这些区域的发展机会,并通过与陕西的科技创新优势展开联动,形成属于唐兴资本的体系化的投资思路。
宫蒲玲说,唐兴资本这样的布局可以做得更好,也能为陕西做得更多。
敬畏资本,平和心态
不焦躁、不盲从、不跟风,是宫蒲玲对唐兴资本团队的要求。
在投共识的当下,宫蒲玲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的投资思维,在她的观念里,硬科技赛道有它自身的规律,合格的投资人一定要寻找出它的投资规律,并且敬畏,尊重这些规律。
和一部分打法偏高调的投资人不同,宫蒲玲更喜欢以平和的心态做投资,“我们投完一个项目,我们和企业大家的心态都很平和,我们会很耐心的鼓励企业按照原本的节奏去做事,我们操心的是该怎么帮助企业、该怎么给企业赋能。”据了解,唐兴资本收益较高的几家硬科技企业都是经过耐心陪伴成长起来的,“我从来不督促他们上市,不引导他们去走他们认为不适合走的路。”
宫蒲玲并不太愿意投一些“大家形成了共识”的项目,“形成共识的项目有可能确实有它的价值,但是一旦大家形成共识,多数项目的价格和价值是倒挂的,作为我们投资人来说可能就很难赚到钱,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好投资项目了。所谓好项目就是我要能赚到钱的项目,不是说单独列出来好与坏。”
在硬科技的投资逻辑上,宫蒲玲表示主要包括三点,首先要对企业相关的技术和行业看得非常清楚,明白企业的发展壁垒在哪里,是否有一定的准入门槛,技术的前沿性以及在行业里的地位如何,其次是判断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团队不仅仅是专注于技术,对产品应用场景的认知、理解和开拓能力也要足够的到位。做技术,你有一个长板可能就能成功,但是做企业,如果你有极度的短板,就会失败。第三是创始人要有足够的开放度,有企业家精神,有格局、有韧劲。”
宫蒲玲很坦诚,并直言更喜欢水下项目。不仅是估值不存在虚高,更重要的是项目本身不会浮躁。这也是她常常对团队内的投资人所说的,投资就是在投未来,投资人应该基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的研究并结合企业的状况,对未来长远价值做出科学的判断,这才是真正的对LP负责、对投资负责。
如何建立可靠的项目来源渠道?宫蒲玲表示,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被投企业创始人、上市公司、产业资深人士等各方面资源搭建并整合起来,这些都是巨大的项目渠道来源。在宫蒲玲看来,这也是考验一个好的投资人是否具备整合生态资源能力的标准。
她的眼光并不止于所谓的产业圈,“我们西安的大学那么多,都是科技成果的发源地,包括西安还有1000多所研究院所,我还是陕西省科技厅的创业导师、西安这几所名校的创业导师、省军民融合办的创业导师、省金融办搞的陕西省上市专委会的委员等,这些都能成为唐兴资本的渠道资源。”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在陕西,唐兴资本基本上成为了当地优秀项目的首选投资机构。而现在,唐兴资本正在将这个版图扩大至全国,力求带来省与省之间的跨级联动。 华商报记者 黄涛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解码唐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