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加快创新发展,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约4%,大宗原料药产量约占全球40%,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一大批创新药、重点疫苗、中药复方制剂和高端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在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上介绍说。
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全球医药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推动全球产业链共建共享,持续提升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化水平,加强医药产业供应链向高端价值链延伸,培养、汇聚“高精尖”专业化人才,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机遇。
11月17日至19日,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医药界的专家学者、上市公司代表围绕推动全球产业链合作,加强产学研医协同等话题展开探讨,共同谋划中国医药产业创新与发展。
加强产业链协同做“真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模仿创新仍然是我国企业药物研发的主流,在新药研发上我国虽然取得很大进步,数量增加不少,但我国发现的药物作用新靶点、新机制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原始创新新药产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重复现象严重,目前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认为,新药创制核心技术存在的瓶颈是缺乏“me-only”(由于独特的构效关系和机理很难被仿制,从而确保药物的长期盈利)关键技术。我国基础研究与新药创制脱节也是当前的一大关键问题。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进行有价值的创新,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重大需求,产学研结合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一些前沿技术上实现了全球化,这也是出于供应链落地的前提。”诺华中国总裁张颖表示,我国在细胞和基因疗法上已走在世界前列,但有一些疗法或涉及研发、核素生产、辐射保护等多个交叉领域,依然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和政策层面的推动。
纳通科技董事长赵毅武认为,临床需求是医药产品不断改进和提升的源头,也是稳固产业链的关键,“从医药产品本身来说,尽管这一领域面临着集采降价的情况,但只有保证好产品本身的质量、供应和性能,才能建立起产业链上各主体对企业的信任。同时,也要择优选择合作伙伴,用品质和影响力去建立长久的、共同的发展模式。”
作为医药领域的头部央企,通用技术中国医药总经理胡慧冬认为,医药创新源头一定是来自临床患者的真实需求,医疗机构需要引导研发以形成药品研发的有效性。供应链体系建设,需要从引进和出海两方面进行考虑,也只有在自身内部具备了补链强链的能力下,才能参与到国际医药产业链的竞争中去。
药品研发除了聚焦临床需求,提升效率也是重点。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表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可以进一步推动前沿技术的落地,但从产业链整体的成本控制来说,人工智能的应用有着极大帮助。蔡东晨举例道,今年以来,石药集团实现了生产数据在线产生,设施及人力成本节省了约80%,能源动力成本节省了约30%。
加快产学研融合“聚人才”
“现在医药原始创新的难度加大,靶标确认应该由学术界、企业界加强合作、联合突破。”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表示,行业还要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避免低水平竞争和资源浪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吴海东表示,要产学研协同,不能各自为战,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停止同靶点、过度重复的研发,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同质化问题,不断提升创新水平。我国在石化、印染、家电等领域的智能制造水平在全球领先,医药产业也可以参照这一路径,推动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同时,我国医药工业企业可以在原料药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端制剂。
产学研相融合亦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党委书记、副总裁朱京津认为,人才聚、产业兴,目前我国医药工业从业人员已达百万级规模,总体呈现出“人才广聚”的良好态势,但“高精尖”稀缺性专业人才仍有不足。大专院校、研发机构,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都应围绕“国之大者”、产业急需、未来所需,主动物色、吸收、储备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化药、中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努力打造成建制、成体系的人才梯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表示,要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功能整合联合作用,构建具有良好生态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孵化平台,探索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加大投入,推进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除此之外,在重点领域、关键产业的突破,要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顶尖科学家的领衔与高端人才集聚作用,使之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创新引领高地和发展高地。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