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财经 > 产业经济 > 正文

藏在乡愁味道里的“大饽饽” 变成村民致富的“香饽饽”

产业经济 西安晚报 2024-06-24 13:33:59
[摘要]在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陕西山东移民第一村,有一位潜心传承家乡味道的移民,20余年来他只和“面”打交道,数次带着女儿远赴家乡学习大饽饽的制作技艺,并通过改造生产车间扩大经营,吸纳村里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实现再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刚出锅的大饽饽麦香四溢

  老面发酵、人工反复揉团、大锅蒸制而成的大饽饽,是每个山东人无法割舍的“家乡味”。在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陕西山东移民第一村,有一位潜心传承家乡味道的移民,20余年来他只和“面”打交道,数次带着女儿远赴家乡学习大饽饽的制作技艺,并通过改造生产车间扩大经营,吸纳村里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实现再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大饽饽是藏在移民乡愁里的“味道”

  大饽饽是山东地区特有的民间面食,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和金秋丰收之时才能享用。对山东人来说,大饽饽带给人的总是喜气和温馨。

  受山东饮食口味影响,生于1954年的焦选民从小就对面食感兴趣。1997年,43岁的焦选民开了一家馒头店,过上了整天和“面”打交道的日子。

  自2014年起,随着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节在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的举办,不但山东大饼、大酱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就连山东昌邑大饽饽也成为当地流行面食。

  “得把这么好的手艺学会啊。”2017年,为把大饽饽做出地道的昌邑味,让老家的饮食文化在关中地区落地开花,焦选民携女儿焦文娟数次赶回千里以外的昌邑,到当地一家食品厂参观交流大饽饽制作工艺。回来后,他将馒头店改名为“焦师傅大饽饽”,做起了这一山东特色美食。

  大饽饽入口喷香 暄软细腻

  时隔60余年,焦选民仍能想起小时候母亲蒸的大饽饽热气腾腾,满屋飘香。据他回忆,临近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蒸上好多大饽饽,要吃到待客任务完成。直到现在,每年年底村子里每家每户都会蒸上几锅大饽饽,招待客人,这种习俗更像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延续。

  焦选民说,他的大饽饽制作技巧也是通过口耳相传,并未形成一套图文资料,就连其师傅在传授制作技艺的时候,也只说了八个字“多看、多听、多做、多尝”。多年来,他也是通过一个个的亲手揉制,来掌握制作的全过程技艺和关键窍门。

  在操作间里,焦选民一边制作大饽饽,一边向记者介绍山东大饽饽的制作要求。从原料看,大饽饽就是馒头,但从工艺与形态来说,比起馒头,大饽饽的制作过程要复杂很多。首先,发酵采用二次发酵,面团发好后,再通过手工揉透,不但要揉出其特有的层次,而且还要充分挥发出其麦香来。揉法包含横揉、竖操、正揉、反揉,简单反复,这样蒸出的大饽饽才能白如雪、软如棉,热吃可揭层,凉吃面如栗,筋香微甜。

  “起锅喽……”,随着70岁的焦选民一声响亮吆喝,麦香弥漫开来。掰上一块刚出锅的大饽饽,入口喷香,暄软细腻,这扎实的口感、自然的麦香,在潜移默化中给一代代山东人种下了专属故乡的舌尖记忆。

  大饽饽变成致富“香饽饽”

  2020年,为适应市场需求,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焦选民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亩的电气化面食生产车间,打造了加工区、无菌区、醒发室、晾晒区、包装区等板块,使大饽饽的生产走向规模化、标准化,产能提高10倍以上。这样的产业也吸纳了村里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实现再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多年来,已累计为13位村民创收200余万元。

  焦选民说:“现代化车间帮上了大忙,以前每天需要3至4袋面粉,每个月需要做30天才能满足需求,现在每天得40至50袋面粉,每月做十几天工,忙时做20天,收入也比以前翻了10番。”

  2020年,山东移民焦师傅山东大饽饽被阎良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焦选民被授予阎良山东民俗文化优秀传承人。2023年,焦文娟被授予阎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焦师傅大饽饽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今后我们将在传承发扬传统大饽饽技艺和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设备,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对大饽饽进行改造提升,让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大饽饽在色香味形上更加完美。”焦选民说。

  随着产业不断做大,焦选民对大饽饽的发展信心越来越足。如今,直播销售成为潮流,焦选民也紧盯互联网这一重要载体,计划利用直播平台扩大销售,“到那时候,每天估计会蒸150至200袋面的大饽饽,希望把大饽饽推向更大的市场,让全国老百姓都能吃上我们的大饽饽。”焦选民说。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低空经济融资活跃 产业基金加速进场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