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证协组织起草了《证券公司保荐业务持续督导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向券商征求意见。
《指引》中要求:保荐人应妥善保管持续督导工作底稿,保管期限不少于20年;保荐人至少每半年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核查等。
“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促其尽职尽责,更好地辅导上市公司上市及成长,是券商工作的重点,而提高各大券商的专业投行能力,加强底稿监管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说。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1月27日,年内32家券商因投行问题被出具至少54张罚单(同一券商、同一问题收多份罚单仅计一次)。其中,因持续督导而被点名的券商共16家、罚单19张。
记者梳理年内19个持续督导被罚案例发现,募集资金使用不当是问题最集中地带。此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重大投资协议未及时披露、薪酬相关问题,也是问题高发地带。
根据资深保代透露,数年前,对于未曾暴露明显问题的上市公司,保代1人去企业象征性看一下报表,花费两三个小时,往往即被视为完成督导。所谓用于督导的两个小时中,多数时间被用来碰撞新的业务机会,而非真正进行督导。
如今,投行持续督导则至少会派2人前往企业,多数企业现场督导团队3-5人。到达企业后,投行不再是象征性督导,而是切实查账、审计,一次督导,有时会在企业呆上两三天。
(来源:上海证券报、21财经)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投行持续督导将迎新规
上一篇:18条举措支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下一篇:2000个“产品经理”,帮字节做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