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兴平市电商服务中心,主播翟阿玲在进行直播带货。
辣椒粉、辣椒段、辣椒酱……直播台前摆满产品,辣香四溢。
“这是咱兴平特有的辣椒,大家可以尝尝……”直播间里,56岁的“人气”主播翟阿玲热情地介绍。话音未落,就有消费者下单。
4月9日,在兴平市电商服务中心,不少企业正在借助中心提供的场地进行直播,产品涵盖服装、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等。翟阿玲正在推销的是当地老牌企业兴平市王堡辣椒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
“公司成立了20多年,这两年尝试电商直播。近期效果不错,每天线上营业额达上万元,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兴平市王堡辣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彭江超告诉记者,“为了扩大知名度,除了联系知名网红合作带货,我们也在摸索直播技巧,打造自己的人气主播。”
电商活力涌动,线上消费升温。如今,直播电商成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
今年以来,咸阳市持续拓展电商发展空间,开展网络促消费活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0个、镇级电商服务站102个、村级服务网点913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扩容升级。
兴平市电商服务中心去年入选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案例。
“我们深挖本地特色资源,打造8个公共直播间,吸引多家优质电商企业入驻,创新推出‘直播+农业观光’‘直播+农产品加工体验’等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新鲜有趣的购物场景,构建更完善的直播电商生态,拓宽本地产品销路。”兴平市电商服务中心主任岳红波介绍。
为夯实人才基础,搭建多层次电商人才培训体系,该中心持续开展电商培训,覆盖13个镇(街道)、120个村,累计培训6999人次,成功孵化超百名电商主播,有效带动了就业。“我退休后参加了电商服务中心的培训,同学里有很多人都通过电商培训找到了工作。”翟阿玲说。
去年,该中心紧抓消费旺季,积极组织80余家电商企业参与各类大型促销活动,累计创造了12.5亿元的网络交易额。
除了帮助本地企业“走出去”,实现产品“全国发”,咸阳各县(市、区)还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帮助外地企业“走进来”,实现产品“本地推”,不断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从汉中寄过来的茶叶样品已经到了,帮我签收一下。”4月11日,在位于咸阳市秦都区的陕西优果丰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妮正忙着接电话,她最近正和汉中的茶园谈合作,打算收购一批新鲜茶叶到本地售卖。
除了省内的产品,新疆的香梨、海南的芒果、四川的耙耙柑……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都可以在田妮的店里找到。“我们在全省百余家线下门店进行现场直播,推荐外地水果,进行本地化销售。一季度,仅线上直播间销售额就近300万元。”田妮说。
田妮的另一个身份是秦都区“众合仟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负责人。为了帮助更多企业抓住直播电商的红利,基地成立了陕西众合仟服实业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电商培训、渠道对接、资金保障等服务,推动直播电商供需链建设。
“我们举办创业孵化技能培训,共孵化和签约短视频达人300余人。基地成立以来,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多家企业销售产品累计达300余万元。”田妮说。
咸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咸阳充分发挥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等作用,为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服务商提供品牌、商标注册服务,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网络品牌,目前已成功培育“武功小子”“泾阳茯茶”“长武苹果”“彬州梨”等多个区域公共品牌。
直播电商蓬勃发展,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去年以来,咸阳大力开展网络促销和产销对接活动。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272.6亿元,同比增长10.7%,居全省前列。1月至2月,咸阳市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1.22亿元,同比增长14.4%。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