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唐城墙遗址公园的儿童活动区,家长带着孩子玩耍,享受户外亲子时光。 本报记者 田芳昕摄
春光明媚,微风轻拂,西安市南郊一处郊野公园内,樱花如雪般簌簌飘落。草坪上,孩子们欢呼着追逐彩色风筝,一旁的家长满脸笑意,适时递上水壶与点心。不远处的亲子烘焙坊里,飘出阵阵香味。店内,孩子与父母围坐,一起揉着面团,欢声笑语不断。春日里,亲子互动的温馨场景随处可见,亲子经济也如春日繁花,蓬勃绽放。
亲子消费市场火热升温
进入春季,亲子游等话题频繁在家长群里讨论,和孩子一同畅享春日时光成了家庭休闲的主流选择。这也让儿童滑板车、充气大足球、迷你望远镜等相关亲子娱乐用品销量大增。
4月7日,记者走进西安市民乐园万达广场内的一家玩具店,只见店内陈列着不少创意十足且趣味性强的玩具,不时有家长牵着孩子进店挑选。“春季到了,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增多,各种户外玩具销量一路走高,像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DIY风筝组装套件,还有印着热门动画形象的飞盘,色彩鲜艳、玩法多样,特别适合春日亲子户外互动。”销售人员王静介绍。
同样人气爆棚的还有户外用品店。在西安一家迪卡侬商场的儿童自行车专柜前,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试骑。一旁的自行车组装区,有不少翘首等待的小朋友。“趁着春暖花开,买辆自行车,既能让孩子享受户外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质,又能在骑行中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正等待取车的家长张正军说。
每逢周末,一些商场还会开展风筝彩绘DIY、花艺、亲子烘焙等活动。4月6日,在西安太乙城生活中心的风筝彩绘DIY区域,五颜六色的风筝整齐排列,一旁的桌子上堆满了彩笔、调色盘和颜料。孩子们挑选好自己心仪的风筝,开启了创意之旅。家长们在一旁帮忙调色,偶尔提出一些涂色建议。
解锁春日遛娃新方式
区别于传统的春日亲子消费场景,如今,春日亲子经济正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态势。
在西安市近郊的白鹿原上,有一家名为“英杰农场”的小众亲子农场。每逢春日,这里门庭若市。与常见的主打采摘的农场不同,这里主打自然教育与手工制作。孩子们可以用春日里采摘的野花拓印帆布包,为蚯蚓制作午餐,采摘香料制作面包……农场负责人代雪娆介绍,春暖花开,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深度接触自然,收获独特体验。
无独有偶,在西安市植物园,一处主打亲子闯关游园的场所同样人气爆棚。这里将植物科普与剧情、解谜、互动、逻辑推理等紧密结合。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根据手机提示,可以一步步“闯关”。
“这个别出心裁的闯关游戏,巧妙融合了植物园得天独厚的场地优势,将不同植物的特点、经典的古诗词等知识元素渗透其中。孩子不再陷入枯燥的学习模式,而是化身为充满好奇的小探险家,凭借自身的探索与发现,一步步解锁知识的奥秘。对于家长而言,实现了遛娃与教育的完美双赢,非常棒。”4月7日,刚刚陪同孩子结束了一场“闯关”的家长周东娜说。
这样的小众亲子项目,正凭借其差异化优势,在春日亲子经济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它们满足了亲子家庭对个性化、深度化体验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千篇一律的游乐设施,为亲子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
让仪式感与亲情陪伴同频共振
亲子骑行团、趣味障碍赛、欢乐亲子跑、花海汉服写真……当商家巧妙打出仪式感与“春日限定”的招牌,营造出极具吸引力的氛围时,不少家长往往未及深思,便爽快地买单。
“妈妈,妈妈,我刚才在树底下发现了一只蜗牛。它的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我用树叶碰了碰,它的触角就立刻缩回去了,真有趣。”4月13日,在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内,5岁的女孩晴晴正和妈妈在公园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她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采集树叶做叶脉书签,认识植物的类别……没有昂贵的门票,不用复杂的行程安排,在妈妈的精心规划下,这场春日亲子活动,处处洋溢着温馨与美好。
如何在商家营造的春日仪式感与质朴的情感间找到平衡点,正成为当代父母的新课题。
“春日亲子活动多被商家包装成一种品质、时尚、教育的符号,有时会让家长陷入消费迷局,忽略了日常生活中自然的亲子互动,让春日亲子仪式感被过度营销。”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巾提醒。
在李巾看来,家长应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消费观,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互动,避免因盲目追求仪式感而忽略孩子的真实需求。最新出台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增加对未成年人的陪伴时间,通过共同参与互动游戏、亲子阅读、体育锻炼、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陪伴质量。社会也应倡导多元、健康、低成本的春日亲子活动,引导亲子活动回归公益属性,重拾春日蕴含的自然与生命体验的本真价值。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