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临潼区新丰街道皂安村,王香利正在桑葚园里采摘。
眼下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5月14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皂安村的桑葚园里,饱满的桑葚挂满枝头,果农正忙着采摘、销售。
皂安村果农王香利一大早就和家人挎着竹笼子走进桑园,双手在繁茂的桑树枝叶间熟练采摘。
“我家种了2亩多桑树,每亩地产7000斤到8000斤桑葚,4月中旬就开始采摘,目前正在采摘的是‘大石’品种桑葚。”王香利一边将采摘的桑葚放入竹笼子,一边算起收入账:“每斤售价在1.5元到2元左右,一年下来每亩地能挣2万元左右!”
在皂安村大峰桑果专业合作社,前来卖桑葚的村民络绎不绝,合作社里的工人们忙着称重、装筐。
“目前果农种植的桑树以‘四川’‘大石’品种为主,主要用于榨果汁、酿酒。”大峰桑果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许巧平介绍,合作社与杨凌圣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连续多年稳定收购桑果,这几天每天收购量都在4万多斤。
“桑树全身都是宝,桑葚营养价值较高,桑叶既可养蚕又可制茶,桑枝、桑皮是中药材,很受市场欢迎。”许巧平说,桑果收购结束后,合作社会立即开始收购桑叶。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皂安村深挖特色农业潜力,将桑葚种植培育成带动乡村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目前全村桑葚种植面积达600多亩,桑葚已经成群众的‘致富果’。”皂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八字介绍,皂安村坚持绿色种植理念,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化管理模式相结合,大力发展桑葚种植业。如今,成片的桑树不仅成为装点乡村的风景,还是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据了解,新丰街道湾李村、皂安村、樊赵村、姚罗村等村都广泛种植桑树。目前,辖区桑葚种植面积达2200多亩,年产量5400余吨。
为进一步提升桑葚种植产业的附加值,新丰街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进客商,发展订单农业,开发更多桑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桑葚种植技术,扩大桑葚种植规模,提高桑果产品品质。
除鲜食外,新丰街道鼓励果农打造田园采摘体验项目,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发展田园采摘、生态观光等特色休闲体验农业,同时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持续拓宽产品销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努力把桑葚种植打造成为村民致富的‘甜蜜产业’。”新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松柏说。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