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资料图片)
市民选购进口商品。(资料图片)
8月15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李群刚、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副局长王青山、关中海关副关长唐明远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记者获悉,全市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持续提升,据海关统计,1-7月全市进出口总值2721.7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国1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
1-7月全市进出口总值2721.7亿元
同比增长14.4%
外贸整体规模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市商务局会同关中海关、市税务局等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全省打好“八场硬仗”、全市“深化六个改革”有关部署要求,以“深化经济内外循环良性互动机制改革”为抓手,着力建平台、拓市场、优环境、促创新,全市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持续提升。
据海关统计,1-7月,全市进出口总值2721.7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国1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94.5亿元,增长19%,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94%,拉动全省外贸增长13.2个百分点。从月度看,前7个月均实现同比增长,特别是4月份以来单月增速均超过18%,外贸整体规模加速扩大。
主体区域拉动明显。全市6个开发区作为外贸拓展硬仗的主战场,进出口总值2597.1亿元,占全市的95.4%,拉动全市外贸增长14.3个百分点。其中,高新区持续打造产业集群,带动外贸发展,进出口1921.2亿元,增长15.7%,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主力军作用,有力支撑全市外贸稳增长。浐灞国际港依托陆港优势,打造中欧班列经济圈,进出口298.2亿元,增长22.3%,占全市比重不断提升,为全市贸易提级扩量持续赋能。经开区围绕重点产业链积极培育引进市场主体,进出口290.8亿元,较好实现以增补缺。西咸新区、航天基地、曲江新区发挥各自通道、产业等优势扩大贸易规模,小体量迸发出大能量,进出口均实现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68.4%、39.2%、29%。
13个区县中,有8个进出口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阎良区(航空基地)、未央区、长安区、高陵区、周至县增速均超过30%,也为全市外贸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贸易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主要有3个特点。
“含金量”不断提升,加工贸易进出口1283.8亿元,同比增长5.2%,占全市比重47.2%;一般贸易进出口980.4亿元,同比增长25.6%,占全市比重36%,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外贸质量及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含新量”不断提升,机电产品出口1676.2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8.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76.7亿元,增长9.9%,占比56.8%。越来越多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全市外贸的新增量。
“含绿量”不断提升。绿色低碳的“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363.5亿元,增长32.7%,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畅销欧洲、澳洲等多个地区,受到国际市场青睐好评。
同时,贸易伙伴更加多元。我市继续开展“长安万里行”开拓国际市场行动,围绕我市“6+5+6+1”产业体系精选重点境外展会,组织企业走出去寻商机、拓市场、抓订单。截至7月底,今年已组织317家企业参加110场境外展会。全市对欧盟进出口增长56%、对澳大利亚增长18.2%,对中国台湾增长77.4%,传统市场进一步巩固。引导企业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抢抓机遇开拓新兴市场,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9%,对中亚增长7.7%,全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469.6亿元,增长3.7%,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4%。
市场主体更具活力 平台支撑更加有力
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先后出台《西安市支持外贸发展政策措施》《西安市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引导支持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外贸规模。组织认定4个贸易聚集区、3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促进中小外贸市场主体聚集发展,更好融入国际市场。
1-7月,全市新增外贸市场主体588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62.7亿元,同比增长17.8%;民营企业进出口907.1亿元,增长3.5%;国有企业进出口143.6亿元,增长74.7%。
平台支撑也更加有力。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贸易投资便利化、数字经济等领域提炼48项创新案例;积极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点在赋能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文商融合、科技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西安经验”;持续推进综保区空间优化,支持各区域围绕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我市5个综保区进出口1680.6亿元,占全市的61.7%。
自贸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在强力支撑外贸稳进提质的同时,进一步创新赋能开放型经济发展,为全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四个方面重点发力
市商务局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按照全市打好外贸拓展硬仗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及全市外贸发展实际,下一步,西安市商务局将锚定年度目标、聚焦关键环节,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促进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这是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据悉,西安市商务局将继续围绕今年出台的促进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广泛开展宣传解读,狠抓落地兑现,加快惠及企业,促进市级政策与中省政策叠加赋能,形成更强的政策效应,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着力培优外贸市场主体。近期,西安市商务局通过数据筛选梳理了200余家稳存挖潜对象企业清单,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将逐一上门问需问计,对有特色产品、有“出海”意愿的企业,一企一策包抓服务,全力支持更多企业拓展外贸业务、扩大外贸规模,进一步推动全市产贸融合发展。
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打造“长安万里行”活动品牌,下一步将组织200家左右企业走出去参加经贸活动,着力拓展欧盟、东盟、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市场,助力更多“西安优品”销往海外;充分用好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外向型展会平台,组织更多优质企业组团参展,广泛对接采供需求,助力企业更好融入国际供应链。在拓展市场方面,市商务局将充分发挥驻外商务代表处作用,在沟通洽谈、参会参展、贸易预警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服务;同时,将会同海关、税务、金融、信保等部门,提升外贸业务关键环节服务效能,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西安市商务局将继续以推动外贸聚集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发展为抓手,整合龙头企业、商会协会、专业机构、数据平台等力量,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在人才培育、业务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提质提效,推动更多企业融入跨境电商赛道,促进更多中小外贸市场主体聚指成拳提升综合竞争力。
助力出口企业“扬帆出海”
市税务局多措并举提质效
8月15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安市税务局多举措助力西安出口企业“扬帆出海”。
今年以来,西安市税务局依托全市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深化税费征管改革,综合运用电子税务局和征纳互动平台精准推送宣传政策,在第九届丝博会上举办了“税助东风·驰骋丝路”——“一带一路”汽车出口税收协作与产业共赢对话税务单元专场活动;为出口企业提供多平台、多途径申报方式,实现出口退税申报“无纸化、零跑腿、全自动”的“非接触”申报,大幅提升企业申报精度和效率;积极开展分类分级管理,做到“应享尽享快享”,出口退税政策精准快速兑现,以“真金白银”助力西安出口企业“扬帆出海”。
扩大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优势,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落实“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要求,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扩大离境退税商店的覆盖范围,积极推动西安市首家市内免税店落地运营,不断提升出入境旅客购物体验,持续激发税收政策对我市外向经济和旅游发展的助力推动作用,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西安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1-7月,全市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业务办理时限压缩在6个工作日内,同比增长1%,有力支持西安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西安市税务局将持续深化出口退(免)税服务举措,重点强化外贸新业态和新政策的推送和辅导,优化管理措施和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出口退税服务管理工作效能。
持续加快出口退税审核办理,及时跟进出口企业退税计划需求,充分发挥出口退税资金支持作用,加快出口退税审核办理,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持续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支持数字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企业一般纳税人试点,持续落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启运港退税等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扬帆出海。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更好地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综合保税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培育和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各功能区域建设和区内贸易便利化提升。
打赢外贸拓展硬仗
关中海关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西安市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根据海关总署、西安海关的统一部署,关中海关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紧密围绕坚决打赢外贸拓展硬仗要求,聚焦我市开放所需,不断提升监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关中海关坚决贯彻海关总署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一揽子政策措施,紧密结合西安市外贸发展现状,联合市商务局推出西安市支持外贸发展政策措施,涵盖畅通物流通道、深耕平台建设、赋能产业升级、优化服务环境、护航市场主体等五方面18项60条具体内容,全方位为西安市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力推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精准指导各综保区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以“一区一策”精准赋能综保区特色化、错位化发展。围绕发展绩效评估核心指标,靶向指导各管委会优化资源配置,在稳定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全力提升质量效益,实现综保区发展动能的全面升级。1-7月西安市5个综保区合计进出口值1680.6亿元,占全市进出口值的61.7%。推动智慧海关物流监管系统(二期)上线试运行,提高中欧班列(西安)运行效率。上半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3055列,占全国开行量的18.3%,稳居全国榜首。在机场口岸启用“智慧旅检”等智能化系统,助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成大型国际航空枢纽。1-7月累计监管进出境航空器8303架次,进出境旅客106.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5.1%、58.8%。
同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抓实政策宣讲,提供精准指导。1-7月累计上门37次,解决企业问题13个。推行集中查检模式改革,整合分散查验资源,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1-7月累计完成275批货物集中查验。积极释放主动披露政策红利,“一对一”指导企业线上申请,充分落实“轻微违法和初次违法免罚事项清单”、依申请减免滞纳金等优惠政策,助力守法企业以“诚信”换“红利”。
积极帮扶主动作为,着力助推进出口企业减负降本。进一步推动RCEP等自贸协定高质量实施,指导企业用好原产地证书降低贸易成本,1-7月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1763份,同比增长9.3%,累计帮助企业享受外方关税减让约3亿元人民币。持续鼓励企业用足用好减免税优惠政策,大幅压缩审核时间,1-7月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款2.6亿元人民币。
下一步,关中海关将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西安市打赢外贸拓展硬仗、扩大外贸规模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徐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五彩三秦 金融消保——远离陷阱!非法贷款中介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