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财经 > 金融 > 保险 > 正文

千年银杏见证守护,科技赋能古树新生——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陕西站正式启动

保险 平安产险 2025-09-16 10:40:01
[摘要]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发展绿色金融,9月12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汉中监管分局指导,汉中市林业局联合中国平安共同主办,佛坪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在三教殿村仙果寺中这棵千年银杏树的见证下正式启动。

  在秦岭深处的佛坪县西岔河镇三教殿村,一棵1500岁的银杏古树傲然挺立,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变迁。它那苍劲的枝干有力地伸展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在它的庇护下耕种劳作、纳凉嬉戏、颐养天年。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不仅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也是承载华夏文明历史文化记忆的“绿色活化石”。2025年3月15日,我国首个《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古树保护从行政法规层面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发展绿色金融,9月12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汉中监管分局指导,汉中市林业局联合中国平安共同主办,佛坪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在三教殿村仙果寺中这棵千年银杏树的见证下正式启动。

  政策东风催动金融创新

  守护古树名木,保险保障是重中之重。启动仪式上,中国平安正式发布了为陕西古树名木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覆盖了古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乃至施救复壮、专家鉴定、排危处置等经济支出,以及因古树倾倒、折断等意外情况造成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通过风险预警、防灾减灾、专业施救等全周期风险管理服务,为古树名木提供全方位守护。此次活动,平安产险为汉中市545株古树名木捐赠总保额4764万元的专属风险保障。

  此外,平安产险还为汉中市林业局捐赠价值20万元的古树名木智慧监测设备。该设备依托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可实时监测古树的土壤湿度、空气质量、生长状态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与动态预警,为古树养护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用科技力量为古树健康“把脉问诊”。汉中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来福表示,平安的科技赋能是破解古树保护难题的重要举措,后续将进一步加强政企联动,共同探索更多新型化、智能化监测技术,实现古树精准养护,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社会参与共筑保护网络

  除了专业养护之外,社会各界的参与对古树名木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启动仪式上,中国平安邀请7名客户代表,共同参与古树名木守护行动,为佛坪县7株树龄超500年的古树上保险,挂上“守护牌”。以绿色公益的形式,提升社会各界对古树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共同参与古树守护。

  作为本次行动的指导成员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林学专家也带来了专业支持。专家现场深度解读了古树的生态价值,同时结合汉中生态环境特点分享“古树保护小知识”,从日常巡查、病虫害防治到应急处理,为在场的护林员与平安志愿者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助力提升当地古树保护的专业水平。

  政企协同构建长效体系

  据数据统计,陕西现有古树名木72.73万棵,全省分布着271个古树群,全国共有5棵5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全部位于陕西,是名副其实的古树资源大省。随着平安产险与汉中市林业局正式签订《古树名木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陕西古树保护事业迈入了“政企协同、科技赋能”的新阶段。

  事实上,平安针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并非首次开展。自2024年中国平安启动“我为古树上保险”计划以来,至今已经为全国超过2万棵古树名木提供了逾3亿元的风险保障。此外,中国平安还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成立“古树守护计划专家组”,协同园林绿化、古树保护专家开展系统性的古树检查,以长效守护机制,构建起“灾前预防+灾中救助+灾后赔付”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表示,未来,中国平安将继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构建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为建设绿色中国、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民办实事 舞动金秋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长城人寿陕西分公司情暖夕阳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