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陕西省推动建设农业强省之际,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落实陕西省政府深入实施“七个提升工程”要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深度嵌入农村应用场景,全面构建精准化、规模化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在2024年度陕西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估中,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再次获评“优秀档”。自乡村振兴评估工作实施该行已连续5次获评“优秀档”。
近年以来,在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的指导下,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定位,推动服务乡村振兴与国家所需、金融所能、邮储所长、客户所盼紧密对接,让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野。截至4月末,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涉农贷款规模超600亿元,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超30%,列全省国有大行首位。累计服务客户近40万户,投放个人经营性贷款2400余亿元,笔均仅13万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的责任担当。
产业化落地,惠泽于民做精生态金融
紧跟全省“3+x”农业特色产业,深化落实陕西省农业特色产业链“行长+链长”机制,持续开展“繁花似锦”产业服务活动,以“点、线、面”工作策略,实施客户分层分类服务管理,打造“特色产业金融生态圈”。一是瞄准规模化主体,在点上做强。针对特色产业新农主体信贷需求,优化贷款要素,扩大抵质押担保范围,开发“产业贷”系列产品,年均向大荔冬枣、周至猕猴桃、洛川苹果、洛南核桃、韩城花椒、靖边马铃薯、铜川樱桃等100余个“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投放产业贷投放超过150亿元。二是瞄准农业产业链,在线上延伸。以新农主体为基点,挖潜精深加工、物流仓储、包装营销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需求,实现新农主体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农商户间“多级信用可传递”。其中,作为猕猴桃产业链金融服务牵头行,邮储银行在各层级机构成立支持猕猴桃产业链工作组,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年均累计投放猕猴桃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贷款近30亿元,市场投放占比近50%。三是瞄准产业集群化,在面上扩充。扩大涉农支持范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农业产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项目的信贷资源投入力度。立足袁家村、白鹿原等特色小镇,扶持农家乐、美食一条街、名优土特产品牌打造。此外,该行积极响应落实人民银行消费帮扶工作要求,采购省内脱贫地区土特产、直接捐赠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帮扶村产业发展。2025年2月受到了人民银行总行发函感谢。
数字化转型,问需于民做实送贷上门
持续创新数字化金融产品,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深入推进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自主开发惠农服务前置系统,充分发挥“数据自动处理、场景复用扩展”优势,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五大场景”,创新采用“自主采集+客户自荐+大数据建户”等多种模式,丰富“三农”信息数据体系,汇集农业农村大数据12万余条。基于平台客户画像、名单制营销、场景化营销、营销地图等应用,从客群、产业、区域等维度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村、社、户、企、店”五类客群营销分析、策略调度、资源管理、经营复盘、闭环管理等功能,打造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三农”融资平台。该系统荣获2023年全国邮政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陕西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创新应用劳动竞赛二等奖。截至目前,累计评定信用村1.2万个、信用户超过25万户,个人经营性线上贷款规模占比超65%。此外,该行全力支持铜川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参与秦创原创新创业,加强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对接,实现与财政厅采购系统的对接,建立省内首个数字化下沉系统,与“秦信融”平台签订政务数据联合建模协议,与人民银行达成企业收支流水数据应用合作意向,陆续推出“秦担易贷”信用e贷、抵押e贷、“科创e贷”等线上类小微企业贷款。2024年该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超370亿元,并在省政府组织的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
平台化运营,合策于民搭建金融桥梁
充分发挥邮储银行在三农领域网络、资金、队伍、风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构建“三级联动、平台融合”的服务体系,形成“银政、银担、银企、银协、银保”五大合作平台,整合优势资源,丰富担保措施,拓宽增信方式与场景,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2024年成功对接陕西省税务数据,成为全国邮储首家应用发票数据,首批引入纳税客群可信经营数据分行,实现核心批复零售业合作方和系统批量获客。与陕西农担联合创新“见贷即保”模式,推出“邮农E贷”产品,统一风险偏好,简化业务流程。开展“新农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实现了全省首家与农担系统互联互通及线上信息传输的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
编辑:韦瑞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