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张大爷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一个自称是某保险公司“资深顾问”的推销人员李某。李某热情地向张大爷介绍了一款“养老专属保险产品”,宣称该产品“保本保息,年化收益率6.8%,存5万一年利息3400元,还能额外赠送医疗保障”,并强调“名额有限,仅针对60岁以上老人开放”。张大爷很心动,但出于谨慎,并没有立即购买,而是留下了李某的联系方式。回家后,张大爷多方查证,却发现李某所谓的“保险公司”没有正规的注册信息,其他正规保险公司也没有类似的高收益产品,张大爷这才意识到李某所说的高收益产品其实是一个骗局。
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典型的虚假保险产品诈骗,骗子利用老年人金融知识薄弱、渴望养老钱增值、防范意识不足的特点设局。首先,骗子伪装成正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伪造授权证书、夸大产品收益(年化6.8%高于正规保险产品3%-5%的合理收益范围)吸引老年人关注;其次,骗子还利用“专属名额”“限时优惠”等说辞,制造产品稀缺感,促使老年人仓促决策;最后,骗子会通过口头承诺“保本高息+额外保障”,但不会提供正规保险合同条款,模糊保险与理财产品的区别,最终卷款跑路。正规保险产品需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且不会承诺“保本高息”,分红型、万能型保险的收益均存在不确定性,正规保险公司会在合同中明确说明。
风险提示
1. 拒绝“高息诱惑”,正规保险产品无“保本高息”承诺,年化收益超过6%需高度警惕,切勿轻信口头宣传的高收益。
2. 核实机构资质,购买保险前需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核实销售机构及人员的正规资质,不轻易相信陌生推销人员。
3.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签订合同前务必索要正规保险合同,重点查看保险责任、收益说明、退保规则等核心内容,不签署空白合同或模糊条款。
4. 大额资金决策需与家人沟通,老年人购买金额较大的保险产品时,应事先告知子女或亲属,共同核实产品真实性,避免独自仓促决策。
5. 选择正规购买渠道,通过保险公司营业厅、官方APP、正规保险中介机构购买保险,不通过陌生人员、非正规网站或社交平台转账购买。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