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财经 > 产业经济 > 正文

传统产业焕新 新兴产业领跑

产业经济 陕西日报 2025-11-12 09:18:10
[摘要]近年来,王益区坚持“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领跑”双向发力,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

  原标题:王益区:传统产业焕新 新兴产业领跑

王益区果农在采摘苹果(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初冬,走进深秋的铜川市王益区,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热潮。在位于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陕西威邦众祥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制造车间,机械臂精准挥舞,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在耀州瓷文化创意园,10余位工匠精雕细琢,传统瓷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出新的火花;在王家河街道秦安冷链物流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化生产线将当地苹果加工成苹果醋、苹果罐头等高附加值产品……

  近年来,王益区坚持“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领跑”双向发力,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

  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过去,我们加工苹果汁主要靠人工,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品质不稳定的问题。现在引入智能化分拣线和无菌灌装设备,生产效率提升了30%,产品合格率超过99%。”11月2日,铜川市王益区孟姜红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车间内的智能设备说。作为王益区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该公司依托“孟姜红”品牌,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包装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农产品加工业的蝶变,是王益区推动传统产业焕新的缩影。针对辖区内农产品加工、陶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该区出台《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设立2000万元技改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优化生产工艺。2024年,全区有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王益苹果”“王益核桃”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耀州瓷产业发展上,王益区更是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的创新之路。在耀州瓷文化创意园,传统的青瓷烧制技艺与现代艺术设计巧妙融合,既有复刻宋代耀州瓷经典纹样的高端藏品,也有融入卡通元素、实用便携的文创产品。“我们联合西安美术学院建立产学研基地,邀请知名设计师团队驻场创作,让千年瓷艺‘火’起来。”创意园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已开发文创产品300余种,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如果说传统产业的焕新是“老树发新芽”,那么新兴产业的培育则是“新苗成大树”。在王益区先进制造产业园,总投资5.2亿元的陕西瑞能汽车零部件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电池托盘等核心零部件,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选择落户王益区,不仅看中了这里的交通优势,也看中了当地‘一企一专班’的精准服务。”项目负责人说,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王益区招商服务团队全程代办手续,仅用45天就完成了土地审批、规划许可等所有流程。

  聚焦先进制造方向,王益区出台《新兴产业培育扶持办法》,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陶瓷等新兴领域,推出土地优惠、税收减免、融资贴息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同时,该区组建“5+8”招商战队,即5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和8个驻外招商小组,深化“订单招商”“以商引商”“投行思维招商”模式。2023年以来,全区共引进新兴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达48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重点项目3个,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西延高铁的建设,为王益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王益区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规划建设高铁新城产业配套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配套、电子信息等产业。“高铁通车后,王益区到西安仅需30分钟。我们可以更好地承接西安的产业外溢,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落户。”王益区发展改革局负责人说。

  协同发展聚合力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产业链协同发展才能释放最大效能。”王益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全区聚焦汽车装备配套、农产品加工、先进陶瓷、文化旅游、新材料5条产业链,实施“链长制”管理,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统筹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

  在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上,王益区发挥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15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改装的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该产业链实现产值2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区政府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产业链贷”,为23家链上企业提供贷款支持5.6亿元;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促成企业间合作订单额达8亿元,实现了“本地产品本地用”。

  此外,王益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借助丝博会、西洽会等平台,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展参会。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高端装备制造产品、耀州瓷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远销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在刚刚结束的对外经贸交流会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几位经销商对耀州瓷茶具十分感兴趣,他们在参观完生产车间后已经和我们这里的两家企业签订了3000套产品订单。”耀州瓷文化创意园负责人说。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柿子闯出大市场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