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财经 > 相关动态 > 正文

奶茶袋成“二手潮物” 年轻人收藏热背后的情感密码

相关动态 西安日报 2025-11-13 10:51:17
[摘要]曾被随手塞进垃圾桶的奶茶包装袋,如今悄然变身二手市场的“热门藏品”。

黄净收集的部分奶茶袋和咖啡袋

  曾被随手塞进垃圾桶的奶茶包装袋,如今悄然变身二手市场的“热门藏品”。这两天,记者调查发现,二手交易平台上普通奶茶袋标价1元至5元,限量联名款达10余元,绝版款式因稀缺性价格更高;有收藏者通过转售重复藏品获得收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感慨:“以前喝完奶茶就扔了袋子,现在才发现,那些被丢弃的都是藏着回忆的‘小浪漫’。”

  二手平台交易升温

  多样选择承载多样需求

  记者近日在多个二手平台搜索“奶茶袋子”发现,不少卖家上架各类奶茶包装,从单款售卖到套餐组合,满足不同收藏者需求。普通单款奶茶袋多为1元至5元,标注“限量联名”“季节限定”的款式因设计独特、存量少,售价升至10余元;少量“早期绝版款”则因承载品牌成长印记,价格比普通款高出不少。

  套餐类商品更受青睐:有卖家推出“19.9元得9个热门款”套餐,涵盖当下主流品牌单杯袋;还有“59.9元得50个混搭款”,包含单杯袋、双杯袋、主题杯套等,部分卖家会特意标注“无折痕”“全新未使用”,力求保留包装的完整性。

  年轻群体成收藏主力

  每个袋子都藏着小故事

  记者采访了解到,奶茶袋收藏者以大学生、上班族为主,他们的收藏动机远超“囤积”,更多是为IP情怀、场景回忆或社交共鸣,每个袋子背后都藏着专属故事。

  西安外事学院大一学生刘小竺(化名)是奶茶袋收藏爱好者,为集齐心仪品牌的新品包装,她常常跑多家奶茶店寻找,至今已收藏上千个袋子,分别存放在宿舍和家里。“这些袋子不是随便攒的,每个都记着当时的场景——有的是和室友第一次逛街买的,有的是考试后我奖励自己的。没有新品时我基本不喝奶茶,收藏的不是袋子,是那些轻松快乐的瞬间。”刘小竺笑着说。

  她的朋友黄净(化名)收藏奶茶袋更久,虽自称“非专业玩家”,却已通过转售重复藏品获得收入。黄净透露,有买家收到袋子后会留言“终于找到这款,和我几年前第一次和朋友喝的奶茶袋一样”,让他觉得“卖的不是商品,是别人的回忆”。

  90后上班族刘冉冉收集奶茶袋与杯套的时间较早。“2012年,我开始收集杯套,后来奶茶袋做得越来越精美,我被颜值吸引,开始收藏袋子。”她说。

  在社交平台上,“奶茶袋子收集”的话题引得网友热烈讨论:有人晒出满柜的收藏,配文“不开心时翻一翻,色彩缤纷的袋子能瞬间治愈坏心情”;也有网友调侃:“父辈收藏邮票粮票,藏的是年代记忆;80后攒游戏卡,藏的是童年快乐;我们收奶茶袋,藏的是当下的小确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藏浪漫’。”

  收藏与实用并行

  奶茶袋解锁多元价值

  记者梳理社交平台发现,消费者对奶茶袋的处理方式呈现“两极分化”,但无论是“收藏派”还是“实用派”,都在挖掘包装的深层价值,让“小破烂”焕发新生。

  “收藏派”更看重情感纪念意义:除IP联名、限量款外,不少人专门收藏早期品牌包装。刘冉冉保留着某奶茶品牌2020年的初代袋。“当时它只有几家门店,现在开遍全国,旧袋子上简单的logo,比现在的精致包装更让我心动——看到它就想起第一次喝时的惊喜,这是新袋子给不了的感觉。”刘冉冉还收藏着自己去世界各地旅游时,在当地咖啡店买咖啡留下的杯套。她说,这些小东西是自己足迹的见证,很有意义。

  “实用派”则用创意赋予包装新生命:网友们在社交平台分享各类改造方案——将防水奶茶袋改造成冰箱分格袋,装水果、零食既干净又防潮;做成野餐收纳袋,轻便易携带;手工爱好者把硬壳袋裁剪粘贴,做成笔筒、化妆刷筒;还有人将杯套拼贴成装饰画挂在家中,兼具个性与环保。

  热潮背后是情感需求

  与品牌共鸣的双向奔赴

  为何奶茶袋能从“附属包装”成为“收藏载体”?记者采访心理咨询专家、茶饮行业人士发现,这一现象是年轻人情感需求、行业发展与品牌营销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质是“收藏浪漫”与品牌价值的双向奔赴。

  从情感层面看,资深心理咨询专家陈凤山分析:“奶茶消费往往伴随着轻松的场景——可能是和朋友逛街时的分享,也可能是独处时的小惬意。这种场景下的心理感受多是美妙浪漫的,相关记忆也更显珍贵。而奶茶袋轻便易留存,恰好成了承载这些美好记忆的‘小容器’。随着年轻人对浪漫情感的追求在社交中传播,再叠加二手交易赋予的商业价值,奶茶袋自然成了受追捧的‘二手潮物’。”

  他进一步指出,收藏奶茶袋本质上契合了年轻人对“仪式感”的需求,这类日常小物件是重要的“情感锚点”。“一杯奶茶可能是加班后的自我犒劳,也可能是和挚友聚会的见证,而包装袋把这些抽象的瞬间‘实物化’——看到某款印着特定图案的袋子,就能立刻想起当时的心情、身边的人,甚至当天的天气。对部分人而言,这还是对童年收集欲的一种补偿,比如小时候没集齐的动漫卡片,现在通过收藏不同款式的奶茶袋,就能实现一份小小的‘圆满’。”陈凤山说,不同年代的“收藏浪漫”虽载体不同——父辈收藏邮票、80后攒游戏卡、年轻人收奶茶袋,但核心都是“用具体的物件,留住想记住的瞬间”。

  让普通包装焕发新生

  也为行业提供新方向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2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4000亿元;2025年咖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超1万亿元,现制咖饮市场接近1300亿元。“年轻人对奶茶、咖啡的消费,早已不是‘解渴’这么简单,更多是为社交、情绪价值买单。”经营多家奶茶店的薛先生表示,包装作为产品的“视觉延伸”,成为产品与年轻人联结的载体。

  品牌也敏锐捕捉到这份“浪漫需求”,将包装打造成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11月12日,记者来到莲湖区老城根商圈走访,多家奶茶店店员透露,门店会不定时推出IP联名、季节限定包装,“每次推出特殊包装,就有顾客专门为袋子来买奶茶,还会问‘下次联名是什么时候’,就为了集齐整套”。

  在西安先后创立两个奶茶品牌的一位资深从业者认为,奶茶袋收藏热潮的背后,是年轻人对“小而美”情感载体的追求。这种“收藏浪漫”不仅让普通包装焕发新生,也为茶饮行业提供了新方向——用低成本的包装设计,建立与消费者的深度情感联结,让品牌从“卖产品”变成“传递生活浪漫”,这正是当下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AI驱动体验升级 消费走向理性多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