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十一”购物车中的高端粮品到进博会上的智能装备,从地方产业园区的集群布局到全链条生态的加速完善,中国宠物经济正在成为消费市场与产业赛道的双重热点。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宠物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114亿元。一个“吸睛”又“吸金”的新产业版图正在加速成形。
消费热潮:“它”生活越来越精致
“给‘毛孩子’买了个智能喂食器,这样出差也不用担心它饿肚子。”北京白领安娜的“双十一”购物车里,近一半是宠物用品。
今年“双十一”,宠物消费再次成为各大电商消费亮点。
“双十一”预售启动仅半小时,天猫宠物预售金额已超去年预售首日全天。开卖1小时,弗列加特、皇家、大宠爱、许翠花等18个品牌成交破千万,587个品牌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开售4小时,宠粮品牌鲜朗率先突破亿元成交大关。与此同时,宠物消费“跨界融合”正在创造新增量。阿迪达斯、蕉内跨界宠物服饰赛道,滴露跨界宠物清洁用品赛道。
“双十一”期间(10月9日至11月11日),京东宠物成交新用户同比增长25%。大品牌、高品质消费持续高涨,皇家I27猫粮10KG装成交额同比增长82%。颜值、IP、悦己好物引爆消费热点,疯狂动物城联名款阿飞和巴弟豹豹厚乳酱包成交额环比增长11倍。
“毛孩子”相关消费延续高增长态势,且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升级趋势。值得买科技“双十一”总战报数据显示,除主粮、驱虫、零食等基础品类稳步增长外,宠物服饰与洗护美容GMV同比分别增长42.00%和32.93%。
值得买科技方面认为,养宠理念日趋理性与精细化,推动了功能性与专业化品牌的发展,使宠物经济从“爱宠消费”向“责任消费”转变,同时,科技正在重塑宠物生活方式,也让“数字化养宠”成为行业新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宠物消费的这一热度也同步延伸至国际展会舞台。第八届进博会首次设立宠物主题展示区“它博萌爪航站楼”,16家企业、25个品牌组成的“宠物展团”带来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从宠物友好值机柜台到定制化出行推车,从草地尿垫到智能猫厕所,覆盖食品、保健品、出行服饰、智能设备等全品类。
毕马威在进博会期间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宠物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114亿元,其中宠物食品作为刚需品类占据了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是宠物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宠物医疗、用品及服务等细分赛道亦增长迅速。
产业蓝海:竞相涌入“毛孩子”赛道
消费市场的旺盛需求,正驱动宠物产业从分散发展走向集群化发展、全链条升级。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抢占宠物经济新蓝海。
作为“中国宠物食品之乡”,2021年至2024年,南和宠物食品电商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1%,预计2025年将突破10亿元。当地正推动从规模扩张向品牌深耕转型——通过打造“南和宠业”集体商标、建设50亿元宠物产业园区等措施,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
此外,安徽省合肥市目前宠物保有量已达41万只,年均增长率达17%,养宠消费规模今年有望突破30亿元,该地努力打造全国宠物医药与智能装备高地,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宠物全产业链产品集散中心。
未来五年,北京将把宠物经济作为重要板块进行发展。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快推进宠物产业园区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宠物育种创新、智能诊疗、新药创制等关键领域,为宠物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巨大的市场潜力加上政策东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涌入宠物经济赛道。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国内现存宠物经济相关企业498.33万家。从经营时间来看,宠物经济相关企业多成立于近三年,成立年限在1~3年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44.07%;其次,成立年限在1年内的相关企业占比30.50%。注册量方面,2024年全年注册165.18万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139.99万家。
“宠物经济覆盖食品、用品、医疗、服务、文旅等多领域,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能够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例如,宠物食品加工可联动农业、制造业,智能用品生产可融合电子、物联网技术,宠物医疗可推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创新,从而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乘风而上:创新与规范并重
在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宠物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部分地区产业同质化、核心技术和品牌竞争力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规范发展”原则,在引入资本与布局产业链方面重点发力。
值得买科技方面认为,宠物经济正在从单一产品消费,向情感、健康与智能化共生的生态体系演进。未来,品牌竞争也将更多围绕用户洞察与服务创新展开,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陪伴”的更高期待。
朱克力认为,资本引入应聚焦“创新链”与“价值链”高端环节,鼓励风险投资、产业基金支持宠物科技、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推动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例如,支持企业研发智能穿戴设备、宠物生物识别技术、AI训导系统等,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引导资本向产业链薄弱环节倾斜,如宠物医疗设备、高端疫苗、功能性食品等。
产业链布局需强化“协同效应”与“集群效应”。一方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鼓励宠物食品企业与农业基地、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从田间到碗边”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支持智能用品企业与电子、物联网企业跨界合作,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宠物食品产业园、智能用品制造基地、宠物医疗服务中心等,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此外,需构建“创新—规范—可持续”发展生态。政府应完善行业标准与监管体系,制定宠物食品、用品、医疗等领域的质量标准,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推动产业自律。通过资本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力,宠物经济有望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武汉57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字经济企业占比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