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多,又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更名。
公司名称是一家机构的重要名片,近几年,由于股权变更,公募基金公司变更名称的现象屡屡出现。
“信达澳银基金”更名为“信达澳亚基金”
3月23日,信达澳银基金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外方股东的实控人变更,以及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需要,公司自2022年3月21日起正式更名为“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澳亚基金”)。
此外,信达澳亚基金法定代表人已于3月21日变更为朱永强。
资料显示,信达澳亚基金2006年6月5日成立于深圳,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现由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外方股东East Topco Limited共同持有公司股份。信达澳亚基金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国内首家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澳大利亚在中国合资设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信达澳亚基金打造了公司权益、绝对收益、量化三大方向的产品线,在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上持续提升。
公司旗下拥有冯明远、曾国富等知名基金经理。Choice数据显示,信达澳亚基金近年管理规模突飞猛进,由2019年底的125亿元增长至最新的859亿元。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信达澳亚基金中长期综合投资业绩取得了行业瞩目的佳绩。截至2021年12月31日,信达澳亚旗下权益类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289.88%,全公募市场排名1/123;近五年平均收益率313.87%,全公募市场排名1/101。
“公司更名立足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旨在全面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更突显公司走向亚太的国际化战略,如因更名给投资人带来不便,希望能够得到投资人的理解”,信达澳亚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秉承十几年来所坚持的成就客户的理念,继续坚守资管责任,坚持“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投资哲学,努力成为亚太地区一流的资管行业原材料供应商,为投资人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名称变更是否会影响产品业绩?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募基金公司变更名称后,后续可能会对产品名称进行变更,这与公募基金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产品业绩并无直接关联。
近年来多家公募基金更名
券商中国记者从基金公告梳理发现,近十年已经有超10家公募基金公司宣布更名。总体来看,中小型公募名称变更频繁。
记者留意到,基金公司更名的最主要原因是基金公司股权发生变更,为了体现新股东的意愿而更名,小部分基金公司是出于品牌考虑而进行更名。
最近的一次更名,是平安大华基金于2018年11月宣布公司名称因股权结构发生变化,由“平安大华基金”变更为“平安基金”。同年,“青松基金” 因与一家私募基金同名而更名为“合煦智远基金”。
2017年,因外方股东股权发生变更,“华宝兴业基金”更名为“华宝基金”。同年,为了公司中英文名称保持一致,以及通过两大股东品牌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信诚基金”更名为“中信保诚基金”,不涉及公司股东变化。
2016年,“华福基金”更名为“兴银基金”。同年,因股东股权发生变更,“中原英石基金”更名为“太平基金”,“金元惠理基金”更名为“金元顺安基金”。为了提升公司品牌识别度,“兴业全球基金”更名为“兴全基金”。
因股东股权变更,“国金通用基金” 2015年更名为“国金基金”, “道富基金” 2014年更名为“中融基金”。
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更名,业内人士表示,更多的基金公司是出于被动的原因,因为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取名的逻辑就是由股东的名字命名而来,一些公募基金可以通过借助股东方的知名度打开市场,不便的是,公司股东一旦发生变更,就不得不进行更名。
国内基金产品的命名规则包含了公募基金公司的名称,如果公募基金公司名称发生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双方若同意则可将旗下已管理的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名称、基金合同及托管协议进行修订变更。
2021年以来,有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大股东发生了变更,业内人士预测这些公募基金公司将来也存在更名的可能。
编辑:齐少恒
上一篇:百亿私募爆出“奇葩”劳资争议 下一篇:ETF份额逆势增长 公募基金已加仓